郑州小升初政策发布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08
手机版

      编辑/徐博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获悉,2023年,郑州市区(含上街区)初中学校共计划招生1899个班,比去年增加70个班。

      免试就近入学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变。郑州市教育局明确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应严格执行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采取任何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条件和依据。

      学生就近入学时,坚持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生活的原则,坚持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为准的原则,坚持户籍与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一致的原则。父母不在本市生活的,随监护人。

      片区内报名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的,应全部录取;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按照已明确的规则录取,其余未录取学生由区教育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外国语特色学校,招生办法与往年相同。

      报名时间确定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报名时间为6月18日—6月19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报名方式不同: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23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提交毕业学校,毕业学校审查相关证件,做好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

      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跨区报名由各区中招办统一办理。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携带相关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房屋所有产权证、义务教育证书等),按规定时间到家庭住址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提供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学校就读。

      清理不必要证明材料

      今年,郑州市区普通初中继续坚持公民同招,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继续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不必要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新增优抚对象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各开发区要会同当地残联,认真摸清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一人一案”,实施分类安置,由就读(送教)学校为学生建立学籍。

      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到普通学校就读的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

      按照有关规定,统筹解决好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的入学问题。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市第六初级中学(原郑州市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

      今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增优抚对象“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对其入学予以适当照顾。

      严控起始年级班额

      2023年,起始年级班额控制要求更加严格。根据省教育厅要求,要积极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班额标准,确保今年秋季学期不再新增大班额。

      原则上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较多,确需突破规定班额的必须报区教育局批准。

      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要求,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和小学毕业生未被录取等现象,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假借民办学校等名义招收中国籍学生。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上一篇:6月5日起 西安市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等人员将进行体检
下一篇:陕西发布十条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