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权威挑战,跟“王牌”叫板,宁大小哥哥可太敢了!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08
手机版

  敢向权威挑战是种什么体验?

  挑战成功又是什么体验?

  宁波大学“十佳研究生”

  即将赴浙江大学开启读博之路的

  人文与传媒学院2020级

  卜宇钦

  心怀对古汉语的衷爱

  秉持对训诂学的坚守

  以严谨踏实的求学态度

  一笔一划写就青春华章

  今天,跟鹭鹭一起走近他~

  

  “研”路漫漫,行之有途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卜宇钦自小爱读古书,这帮助他培养了古文语感、激发了阅读兴趣,所以本科从国际经贸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决然选择跨学科考入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把兴趣爱好变成专业,继续在古文领域深耕。

  读研期间,卜宇钦师从人文与传媒学院周志锋教授,研究方向为训诂学及语文辞书。刚入学时,周老师就告诫他:“做学问要以兴趣为前提,这样才能做得长久。”正是凭借对文字训诂的浓厚兴趣,他在相关方面越钻越深。至此,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稿的三篇文章全部见刊,高效率工作让他的科研之路越走越宽。 他曾获学业一等奖学金,主持一项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汉语大词典〉若干释义辨正》,并在第十五届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中获评“甬创之星”金奖。

  

  

  他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敢于挑战权威。《中国语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语言学专业师生人人向往的刊物。“《中国语文》有一个优良传统,欢迎读者纠正自己刊物所刊登文章的错误。”卜宇钦记住了课堂上老师偶然提及的这个信息,并付诸行动,在研读《中国语文》的论文时,习惯打个问号。

  当他在《中国语文》上读到陈治文先生《释“额手”“额手称(相)庆”“以手加额”》一文时,发现有漏洞,观点难以成立,便决定写一篇商榷文章。导师周志锋教授对此也给予全力支持,两人共同讨论、一起修改,在写作过程中克服了大量困难。最终,他的《再说“额手”“以手加额”》一文被《中国语文》录用。同时也创下一个记录——他成为宁大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上首位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在读研究生!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盖著述之业,谈何容易,必须刊落声华,沉潜书卷,先之以十年廿载伏案之功,再益以旁推广揽披检之学,反诸己而有得,然后敢着纸笔。艰难寂寞,非文士所能堪。”这段话出自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下册,也是卜宇钦前进路上的加油站。当他懈怠时,正是这段话不断地激励着他奋发向前。唯有甘于寂寞、勇于探索,才能登上高峰,领略别样的风景。

  

  目前,卜宇钦已经通过了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复试考核。谈及未来展望,他表示希望继续从事训诂学研究。“《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第一版12册,现在正在修订中,第二版计划出25册。但是里面还是难免会存在错误。我希望用我所学到的知识为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和完善添砖加瓦。”

  奉献爱心,收获快乐

  “研”途之中,卜宇钦在保持学业成绩优异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科研锻炼与社会实践。 研一刚入学,他就自告奋勇担任在宁大举办的现代汉语国际研讨会的志愿者。开会的几天里,他总是一大早来到现场准备会务,会议结束后主动留下打扫卫生、整理桌椅,再晚也没叫过苦,在他的影响下,后面几天越来越多的同学们也都自发地前来会场帮忙。除了校内的志愿活动,假期中,他还积极参加家乡社区的志愿活动,带领社区的孩子们完成一项项精彩的课外活动。他说:“志愿服务不仅能够让我们与社会互相交流,还能够深刻地理解社会,更好地投身于社会的发展。”

  

  卜宇钦为人热情,是同学们眼中的“热心肠”,对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他总是不吝伸出援助之手,接送同学、代取快递、运送行李,他经常化身同学们身边的“电瓶车小哥”,每天忙忙碌碌,倒也乐在其中;在学生会,他还是文体部的一员,每次活动都积极参加,任劳任怨,主动承担各种脏活、累活,搬桌子、扛椅子、蹬三轮、运道具都有他的身影……

  勤于读书 善于思考 敢于发疑

  是卜宇钦的为学之道

  愿他在文字训诂研究领域

  走得更远 飞得更高

上一篇:广东志图无尘护眼板书,重新定义护眼书写新革命!
下一篇:丹江口市丁家营镇教育系统以能力作风建设打造“四有”好教师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