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四个维度”提升“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工作质效【2】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6-08
手机版

  2022年以来,贵州省大方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融合多方资源,“四个维度”精准发力,高标准打造“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示范样本,助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办理,切实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质效。目前,辖区内所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均在“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办理,有效防止因办案造成未成年被害人“二次伤害”。

  能动履职,整合资源有“速度”

  高位推动。出台《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运行办法(试行)》,规范人身检查、检材提取、司法询问、心理咨询等程序运行。组建专门办案组,加强与县公安局、县教科局、县卫生健康局等单位联系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隐私的前提下,及时介入引导案件侦查,用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手段依法取证,以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式强化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疏导,推动实现对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的无缝对接。2022年来,先后召开联席会议5次,解决工作中疑难问题12个。

  高标建设。2022年,检察机关更加重视“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实际办案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中心相对独立、专区专用的办案环境,进一步规范硬件设施建设,设立等候区、询问调查室、妇科检查室、心理咨询室、案件讨论室5个功能室,涵盖询问调查、身体检查、心理疏导、案件讨论等功能,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隐私保护,有助于依法、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有效解决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取证难、认定难等问题。

  高度重视。中心升级改造理念更加重视未成年被害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力度,充分考虑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健康状况,整体风格装饰温馨化、家庭化,放置有沙盘、玩具、卡通布偶、童话书籍等,能够使未成年被害人在办案时尽快融入周围环境,有利于缓解未成年被害人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促使调查取证证据链条更加完整全面。

  优化职责,专业办案有“深度”

  专人专办。成立大方县人民检察院“守未联盟”工作室,并以“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为依托,推动公安机关、法院系统成立专门办案组,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第一时间选派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女性侦查人员对案情进行侦查,实行专人专办。建立联络员制度,第一时间实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信息共享,强化“一站式”救助保护。

  依法督办。针对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案件中侦查活动违法、不规范等情形进行侦查活动监督,明确公安机关在“一站式”办案区内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取证工作,一次性完成询问、物证提取等工作,取证工作原则上一次性完成,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隐私,避免因调查取证造成“二次伤害”。

  提前导办。对部分因案发时间久远、嫌疑人拒不供述犯罪行为等因素造成的案件办理陷入僵局的情况,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对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予以收集,形成证据锁链,有效打击犯罪。中心自建成以来,实现对本地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次性调查取证工作的全覆盖,所办案件进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均无退回补充侦查和存疑不起诉情况,提高了办案质效。

  融合发力,贴心服务有“温度”

  纵向借力。针对县域专业心理咨询师稀缺现状,依托“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特殊需求,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签署涉案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合作协议,根据未成年被害人的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力量解决愈后难题。2022年以来,由该学院指派专业人员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测评等14人次,引导未成年被害人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横向发力。与团委、妇联、民政、教育及相关社会组织搭建社会支持体系平台,力求在案件办理的过程中,针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不同需求,有效链接社会资源,“一站式”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救助、社会救助等保护及服务,通过进一步整合社会专业资源,构建未成年保护合力。目前,与县妇联搭建家庭教育指导站,由妇联指派家庭教育指导师提供服务,进一步夯实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根基。2022年来,共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6次。

  个性用力。为充分体现检察“温度”,针对部分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生活评估情况,根据其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加强与教育等职能部门协作联动,依托“一站式”运行机制,制定个性化社会帮扶方案,及时为未成年被害人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提供生活保障。2022以来,先后为6名未成年被害人解决转学安置等问题,为19名生活确有困难的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4.8万元。

  延伸触角,司法保护有“厚度”

  开展“专题式”法宣教育。通过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发现未成年人易遭受侵害的特点,制作对应防范宣传专题防性侵课件、资料,充分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积极深入学校开展法宣教育,通过“专题式、互动式”法律知识专业讲解,现场结合典型案例,让检察官与学生零距离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创新“覆盖式”普法产品。通过深入分析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普法载体、形式单一,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兴趣、接受程度,创新法治产品种类,线下开展“我说你指”“检察官陪你过六一”“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情景表演等游戏式、体验式课程,线上开办“方检普法”“方检小主播”“守未同行”等法治宣传品牌,有效提高全县法治宣传受众。推出的普法产品共覆盖群众、师生30万余人次。

  探索“定制式”法治教育。结合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共性特点,开展“定制式”法治教育,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通过向法治副校长派送需求“订单”,法治副校长按内容“接单”等方式,按需提供检察服务。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方式和内容,多方合力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共同推进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从而实现1+5>6=实的效果。(袁雪梅、书伟)

  

上一篇:清华大学主题教育“走新”更“走心”
下一篇:城市24小时 | 混战开启,“AI第一城”出手了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