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能够缓冲危机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韧性水平与自我和谐研究中,发现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在家属群体中较为突出。

  与此同时,部分患者家属还伴有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躯体化症状,认为可能是由于父母过分关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情发展。

  面对治疗甚微的效果时,容易陷入焦虑、暴躁、恐惧等不良情绪之中,受到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影响,父母痛苦和绝望等情绪极易突破爆发临界点。

  

  对澳大利亚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中也得到了类似结论,认为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不佳,面对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的困扰,不能及时的调整不良情绪,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健康发展。

  石滴坚对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的调查中显示,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患者家属面对危机事件时,不能良好适应,回避应激源事件,极易导致不良心理问题产生,躯体化症状严重。

  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以及家属的能够良好适应突发事件,心理健康水平又可以恢复到比较正常的阈值范围内。

  

  然而,既往文献主要通过量性研究描述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纵向研究患者家属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无法满足患者家属的实际需要以改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个体经历危机事件后,能够迅速调整自身心理状态,良好适应逆境,能够提高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

  患者家属感知到医务人员的关心与呵护,深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减轻疾病带来的不确定感,有助于缓解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关系,患者家属更倾向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适应困境。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具有保护作用,个体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能够缓冲危机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调动自身积极因素迅速从逆境中恢复到健康状态,特别是家庭支持因子对患者家属心理弹性水平具有预测性,家属感知到亲人、朋友的关心和安慰。

  更倾向于采取更加积极的归因方式,对患者康复的希望水平提高,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

  

  由于患者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社会支持渠道不了解,患者家属极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严重阻碍个体心身健康发展,曹敏呼吁医护人员应加强加社会支持资源渠道的介绍。

  帮助患者家属有效利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以增强患者家属心理弹性水平,减轻患者家属的焦灼感,能够良好应对患者病情变化造成的家庭结构关系的改变。

  

  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弹抗压能力越强,消极情绪出现的概率越小。心理弹性量表中乐观、坚韧、自强三个维度总得分越高,说明个体能够调动自身保护性因素能力越强,更能够良好适应重大威胁,建立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防御机制。

  

  通过分析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具有预测作用,

  患者在经历重大挫折时,能够快良好保持或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提示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应做好帮助患者了解社会支持资源来源渠道和疾病相关疾病知识、康复宣教工作,鼓励个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最终实现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研究中,指出患者家属存在焦虑、抑郁、无助等消极情绪,不能良好适应应激源,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建议在未来加强对患者家属群体的心理护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两个指标作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主要分支,在正常情况下,两个指标具有关联性。

  通过对创伤后脑损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分析研究,发现当个体拥有支持类型越多,希望水平得分越高。

  

  也能够采取积极向上的应对策略面对困境,采取有效手段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来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并适当的给予患者家属关心和帮助,对于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减少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更加理性做出医疗决策,减少患者家属不确定感,显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患者家属在患者进行抢救时,患者家属的慌乱无措,导致家属无法清晰地感知到医护人员的情感支持,因此,患者家属更倾向采取回避的态度面对随时肯失去家人的风险,造成心理负担加重,当负面情绪到达崩溃的临界值时,在其他诱因下,极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

  

  患者家属不具备合理的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过分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等因素影响。

  致使患者家属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十分担忧患者的病情进展,却又无从下手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导致患者家属产生自责、愧疚、焦虑、孤独感等负面情绪经过长期间的累积,严重阻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乐观与坚强尽管抑郁患者家属与患者长期相处中会产生焦躁和无助感,但是他们仍坚信家人可以最终战胜疾病,家属在经过自我否认、抱怨、冷静、接受现实四个阶段后。

  倾向于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建立心理健康防线,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患者认真遵从医嘱,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抑郁症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抑郁症患者家属的访谈过程中,多次提及护理知识、技能准备不充分。

  担心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延误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认为熟练掌握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可以减轻自身无助、焦虑的情绪。

  情感支持的需求应激源的长期存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患者受社会上抑郁症疾病污名化影响。

  

  产生连带病耻感,导致患者家属不愿与他人接触,但是患者家属有渴望的亲人、朋友、医护人员、社会慈善机构等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可以在疾病的护理知识方面给予充分的讲解和帮助。

  社会援助的需求目前,抑郁症治疗费用高昂,复发率高,因此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储备作为支撑。

  但是由于疾病经济负担过重,患者家属十分渴望政府和精神卫生事业机构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轻抑郁症治疗负担,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为其提供情感援助,减轻自身照顾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照顾压力巨大,生理透支严重。抑郁症患者生活能力低下、服药依从性差,需要患者家属牺牲大量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照护患者的任务中。

  例如,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陪同患者按时复诊、耐心安抚患者不良情绪,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需要患者家属暂时放弃工作、社交活动等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照顾体验,导致患者家属经常感到身体极度疲惫。

  同时,抑郁症患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经常会出现自杀、自残等异常行为,抑郁症患者家属需要十分警惕患者的情绪变化。

  

  因此,患者家属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的家属在持续刺激源的刺激下,常常出现失眠、胸闷、恶心等症状。

  抑郁症患者家属绝大部分为已婚人士且无宗教信仰,年龄在22~67岁之间,且男性患者家属数量约为女性患者家属的2倍。

  这可能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传统家庭中女性承担更多的照顾家庭的责任,女性照顾者心思更细腻,对抑郁症患者的要求包容性强,但是女性照顾者更心思敏感,容易受到患者情绪的影响。

  

  因此,在未来临床护理工作应做好对女性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其良好适应照顾者身份,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反弹能力。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家属为汉族人,研究课题所选区域影响,多数患者家属为汉族人士。

  在文化程度方面,大学及其以上学历人数约为样本总量的1/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同时本研究大部分患者家属居住地为城市,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有关。

  举报/反馈

上一篇:辽宁队弱点频现,杨鸣是该请教郭士强指导战术打法,帅不能当饭吃
下一篇:三人行战略牵手科大讯飞 共同开发下一代AI多模态智能营销工具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