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中的福贵和西方神话西西弗斯:他们是最快乐的人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读过或者听说过余华的《活着》,小时候初读这本书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悲伤。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阴雨又阴郁的下午,读到以下文字的心碎与悲痛。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我也是从那时起,第一次认真地思考,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十年过去,当我再次读到这本小说,我没有感到悲伤,反而,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壮阔伟大。

  当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的时候,福贵选择坚强,那种沉默而又隐忍的坚强。

  想到了高二时读的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和福贵的经历相似,西西弗斯死后被判处推一块巨石上山,没有期限,没有希望。这样的设定似乎是荒诞的,似乎不存在现实性。但是,如加缪所言,我们应该认为,西西弗斯也是幸福的。

  

  西西弗斯的灵魂孕育于19世纪的欧洲。

  在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压抑后,人们并没有在所谓的“自由”“平等”“独立”的宣言与追求中找到自己内心的安放处。尤其是在尼采喊出“上帝死了”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语后,人们似乎失去了最后的心灵寄托。

  再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浮躁、焦虑弥漫于整个社会。科学技术可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自然问题,但却解决不了人们内心世界的空虚与不安。

  然而,幸福也恰恰从这儿源起。

  因为内心空虚与不安,人们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发觉荒诞的存在,也就是开始了对生活、生命的思索,迈出了走向幸福的第一步。人从觉醒的那一刻起,才真正成为了一个人。

  诚然,如果我们蒙在“生活”的鼓中而不自知,那也无“荒诞”可言,而一旦有一天,我们对我们的“当下”产生了疑问,从而重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之前生活的可笑之处。

  幸福和荒诞就像是一个同一体中的双方,对立着也统一着。

  而荒诞的本质是一种分裂,是一种人和他所在世界的分裂,荒诞不单单在于人,也不单单在于世界,而是两者的共存,荒诞是一种对立共存关系,它不存在于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

  对于在这个统一体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人如何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以及,更进一步的,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下去。

  幸福是什么?不幸福又是什么?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活着》这部小说的走向变成了这样:在众多变故和不幸面前,福贵选择了放弃与自杀,那《活着》还能被成为活着吗?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加缪在《婚礼集》中描写的这样一幅热爱生活的画面——

  这阳光,这大海,我的洋溢着青春的心,我的满是洋溢着咸味儿的身体,还有那温情和光荣在黄色和蓝色中相会的广阔的背景。我必须运用我的力量和才能来获取的正是这一切。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完整无损,我什么也不抛弃,我任何假面也不戴。

  

  加缪还强调拒绝自杀。自杀意味着对荒诞的妥协,在人的本性中,死亡是被排斥的。人生来便具有反抗,也就是不妥协的能力。

  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它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的死亡的理由,可是他活着。

  福贵不仅没有选择生理上的自杀,更难能可贵的是,也没有选择哲学上的自杀,也就是寻求来世或彼岸的寄托,那是对自我理性的一种窒息和摧残。就像有些人所言,我们之中的部分人苟活于世,只是没有选择自杀罢了,但是心理上的自杀导致他们已经“事实死亡”。那一部分人也许是麻木的,而在我眼中,福贵不是。“福贵的眼中只有一个清清明明有苦难更有温情的世界。”

  以笑的方式哭,以死亡的方式活着。

  福贵所体验的“温情”,来源于生命中那些微小的幸福:家珍并不嫌弃富贵的现状带徐有庆回家、福贵在经历战争的浩劫后幸存回到家乡与心心念念的家人重聚、不会说话的凤霞也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城里人,像普通女孩子一样过上了向往中的婚姻生活……

  就如享受征服山顶片刻欢愉的西西弗斯一样,福贵也在这样的生活中得到暂时的片刻满足。就像这样,不断逝去的死亡苦痛与现存的偶尔零星幸福相互穿插,相互交织,构成了福贵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而这样的情况,又何止福贵一人?

  福贵只是被历史大潮流推动着向前的所有平凡人中的一个普通缩影,而正是千千万万的平凡人,他们以无比坚韧的生命力和无比宽广的精神维度为我们诠释生命的意义、活着的真谛。

  《南方周末》在2019新年献词中这样写道——

  敢于直面人生,感受人生波折的苦乐,经受经济周期的考验,承受社会潮汐的冲击,这不是绝世英雄小说般的故事,这是每一位用双手、用头脑为自己和家人编织幸福生活的普通人本然的生活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这样的你,都是英雄。

  诚然,活着就是活着本身的目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本身是人本身最具有韧性的展示。

  

  余华的《活着》是人生不可不读的一部经典,它告诉你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到了每一个阶段,活着的目标和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年的福贵在沉默和孤独里,和老牛作伴。

  

  这个年龄的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不用为了自己而活,也不用为家人而活,而是为活着而活着。

  哪怕历经生死、遇到再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福贵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好好活着,用坦然的心态,踏踏实实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人生就应该不停地追求一种挑战,生活本是困难的,福贵是平凡生活中的写照,每一次打击,他都坚强地挺过,当徘徊在痛苦的边缘时,不如硬着头皮撑下去,他有过幸福,有过快乐,足以。

  

  《活着》这本书小编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深有体会,被深深触动。

  现在小店做活动,49元,一包烟不到的价格,就能入手精装4套:《百年孤独》+《人间失格》+《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就能让你看清自己、看清人生!人间,苦又如何?“我来人间享爱恋,我来人间享自由”。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国际小学开设课程的课程有哪些?看看孩子都在学什么?
下一篇:赛促教学 春日共成长 ——灞桥区第三届幼儿园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红旗中心幼儿园片区赛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