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王朝赫赫,不如江山默默:“文化中国”是给人类文明的礼物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4
手机版

  

  在现代化浪潮中,科技和技术至上越来越成为很多现代人的信条。中国文化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不能与之相比,因此逐渐被现代人边缘化,甚至被抛弃。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华五千年文明?又该如何对待文化?

  刘刚、李冬君的《文化的江山》给了我们答案。《文化的江山》共12册(目前已出版7册),摆脱了王朝中国历史,从文化中国的角度重新书写中国史。《文化的江山》从玉器时代开始,从良渚文明出发,一直到新文化运动,诠释了文化中国对每个中国人的重要作用。

  ▌文化中国让我们的生活坐标不会过于狭隘

  什么是文化中国?所谓文化中国,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民族,这样一个文明共同体呈现给人类文明的一个礼物,比如《文化的江山》里提到的玉文化,如果按照西方的审美,人类玩石头很难像东方人一样玩出这么精美的东西,玩出一种文化来,这种东西我们迟早要回馈给整个人类,让人们意识到玉石里确实有美的存在,甚至有善的存在。古人讲“古之君子必佩玉”,佩玉是要提醒你,要像玉一样有美好的人格,对自我有美好的期许。

  文化中国为什么值得提出来?刘刚老师和冬君老师花这么大力气来写一部中国通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这个工作太重要了,如果不提这个概念,我们生活的坐标就过于狭隘了,我们可能就会被王朝中国以及它下面种种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力量左右,就看不到人类和人性的活力。

  所以文化中国最终是要和人性相沟通,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中那些流行的符号、观念,都是一时一地的,只有文化中国提供的观念才是永久性的,才是可以和人类进行对话的。这是我理解的文化中国。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提到的很多观念,包括这些年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观念,三五年之后就过时了,但是文化中国提供的观念永远不过时。

  有的朋友曾说,余老师,你们写的这些书可能二百年后没人读了。但是,中国文化中的美好的部分,还会有人读,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审美的部分,还会被人欣赏。因此我们把生活的坐标,把对世界的理解建构在文化中国上比较好。所以《文化的江山》这套书提供的文化中国这样一个角度和框架非常重要。

  

  ▲《文化的江山》内页展示

  ▌文化中国让我们的价值观更丰富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到了近几百年是在走下坡路,或者说处于文化的衰败期。在衰败期里,不仅仅是文化,甚至代言文化的那些人物,其实也越来越边缘化。

  这从章太炎开始就意识到了,就是说文化在社会上的格局越来越边缘化,而居于社会重心的经济和技术等等,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属于形而下的东西,古人对形而下的东西一般是不屑一顾的。

  举个例子,在元朝的时候,罗马帝国派人给忽必烈送了一些礼物,这些礼物是什么?就是西方文化的七门学问,其中有逻辑、修辞、语法、算数、几何等。元朝统治者虽然不是汉族人,但是接受了汉文化,他们认为那七门学问是形而下的。

  当时的中国人认为我们是思考天地之道的,中国的文化应该接受更高的文化,所以对这种过于具体的、过于繁琐的东西,应该敬而远之。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即它永远有一种非功利的非实用的东西在里面。

  但是到了近几百年,中国文化确实在实用和功利方面跟科技是不能比的,我们确实缺少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在船坚炮利前面不堪一击。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这个民族只能奋起直追,引进器物,引进制度,引进技术,在这样一个现代化浪潮里,我们的文化不仅衰败,甚至基本上被我们抛掉了。

  即便如此,事后来看,那些处于边缘状态的人物,只要他们在人性的深处接近了我们,显示出最为人性的一面,仍然可以跟西方现代化、跟人类进行对话,而且我们还追认他们是中国文化里极为优秀的代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状态。

  我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不够的。为什么很多中国文化人在至暗时刻仍然相信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相信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包括刘刚、冬君,他们不是社会最热点的人物,他们并不是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但是他们仍然愿意花这么大的气力来做这份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这个工作不仅仅对大家有意义,他们首先相信对自己有意义,我觉得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显出它的魅力来。

  就像司马迁一样,司马迁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还能传下去,虽然他说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但其实他心里是没底的。不过只要他喜欢那个东西,他觉得首先对自己负责了,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状态,一个态度,其实就是文化的态度,或者说是文化中国的态度,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过于单一。

  

  ▲刘刚、李冬君两位老师受邀来先知书店为读者签名

  ▌文化中国给了我们安身立命之地

  《文化的江山》这套书还有一个很大的意义,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人生的丰富参照。

  我们总觉得必须尽快挣钱,人生才有价值,必须尽快取得财务自由,才能去创造某种人生意义。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有精神生活,如果精神生活枯竭,它会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我觉得在目前的状况下,谈论文化的江山或谈文化中国的功能性的意义,可以谈很多。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语言里,在自己的国土上,不能安身立命,没法安顿自我,就不是文化中国的国民。

  比如有人劝林同济先生出国的时候,林先生不出去,劝陈寅恪先生出去的时候,陈寅恪也不愿意出去,因为他们知道,在文化的江山里,他们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开疆拓土的人物,是建功立业的人物,是可以在里面安身的。

  近代以来,章太炎、梁启超,还有王国维这样的文化大家,他们都有一种认知,叫文化高于种族。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而且这是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性眼光的观点。

  很多人一说到文化,就认为好像只有中国文化才是最好的,或者只有中国人才能懂中国文化。这些言论都是不对的。孔子都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

  梁启超、王国维他们说文化高于种族,也就是说,在全球化时代,在一个地球村里面,属于什么种族并不重要,种族之上的文化才是重要的,而所有美好的文化都是可以互相欣赏,甚至是相互接受的。王朝的逻辑、拜金的逻辑,甚至技术的逻辑,貌似咄咄逼人,但是在文化里是一钱不值的。

  

  ▲《文化的江山》内页展示

  ▌文化中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近代史让我们很感慨,因为很多人内心里站不起来。为什么站不起来?因为我们内心里失掉了一种信念,以为传统文化好像不堪一击,或者没有用。但是我觉得刘刚、冬君老师这套《文化的江山》,对大家的这些疑问都能做出一个解答。

  我们不仅要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还要有一个精神的文化的世界。比如龚自珍,他考了一辈子科举,想做总理,想像王安石那样变法,但是他怀才不遇,在我这个年龄就死了。然而龚自珍在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方面都比我们今天的人强得多。如果去读龚自珍这些人的文字时候,真的能被他们折服。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的语言越来越走向粗鄙化,那就说明你的家是非常糟糕的,不要看你现实的家多么富丽堂皇。所以我觉得刘刚、冬君老师的这套《文化的江山》还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精神家园究竟在哪,我们精神家园里面还有什么,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些东西。

  如果回家看到家底里面没什么东西的话,那就说明我们对文化中国或对传统文化是无感无知的,我觉得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如果去读通、读懂古人的美好的文字的话,真的会被感染,甚至感动。就像我读龚自珍的诗一样,他的东西确实成了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思想的源头。

  如果龚自珍活在今天,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失败者,考了多少次公务员都考不上,最后考上了还因为考官嫌弃他的字写得不好,让他去做一个小官,他就是这么一个一辈子活得很压抑的一个人。然而在文化的世界里,他开疆破土、建功立业,很了不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今天怎么抬升文化中国和文化江山的地位应该都不过分,而且确实在目前这个时代应该弘扬这种东西,而不是让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过于单一,过于狭隘。

  北京亦庄有一对学者伉俪——刘刚和李冬君夫妇——他们全部的工夫,都是为了讲述“文化的江山”。

  这对夫妇相识于南开大学,同受到一位名师的指点。但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都是研究“王权主义”的中国,中国历史的学术范式和写作范式也一向是“王朝中国”,简而言之就是帝王将相和宫廷权谋。

  在一般的历史视角中,我们只能看到“王朝中国”,不断地哀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更替,但是奠定了中国人精神结构的“文化中国”却被有意无意的遮蔽了。

  而这一精神结构,被李冬君夫妇称之为“文化中国”:? 所谓“文化中国”,就是充满着理想色彩,追求“天下为公”,“人类大同”。

  因此为了写《文化的江山》,李冬君与她的丈夫刘刚,40岁时开始构思,50岁完成初稿,再经10年打磨沉淀,在他们60岁的时候,才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文化的江山》写下一个开头。

  独辟蹊径重读中国历史,力荐这部关于文化中国的史诗:

  ◎把历史放到文化中读

  河姆渡人的幸福指数;孔子怎么理解“中国”;司马迁怎么描绘“中国”;孟子,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墨子“理想国”的启示;诗的中国及其风雅;纵横家与思想者的故事;韩非与嬴政的故事……读人性、读诗赋、读哲学思想,读山岳河流,这些才是文化江山的灵魂和主体。

  ◎以世界之眼看中国

  把某种考古的新发现与世界其他考古发现之比较、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之比较、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之比较等,形而下有之,形而上亦有之。

  ◎诗人气质的史学家,实是罕见

  很羡慕这样琴瑟相合的作者伉俪。刘刚老师,自由作家。李冬君老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两位共同高度推崇的,便是司马迁、陈寅恪等真正的诗人。

  他们合写的这本书,文字灵动飞扬,正如本书引言所说,“历史的精神,追随陈寅恪,其美学形式,则取决于王国维,加上我们的思想与文字,形成本书的风格与宗旨”。

  独立学者余世存老师:《文化的江山》是一部关于文化中国的史诗。作者的个性、才思和当下少有的健全的史观在书中有酣畅的表达,不少史论可圈可点,关于历史和人格、人生气象的吟诵,融激情、清明的理性于一体,举重若轻。这是在我国家文明再造之严重时刻的历史启示录,既是向文明中国致敬,又是教化当代中国,对当代社会生活和知识生产机制的教训。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珍藏的书。

上一篇:弘榜考研|A区调剂名单大汇总(一)
下一篇:红河县法院召开涉诉信访专项整治活动暨执行信访专项整治活动动员部署会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