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之古埃及篇13 古埃及建筑艺术(下)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4
手机版

  上期我们说到金字塔,那么,埃及金字塔到底是如何修建的?又是由谁建造的呢?

  一般我们大概想象的是这样的一副画面:

  法老坐在一乘被人抬着的轿椅上,在他专注而满意的目光下,一群奴隶正在挥汗如雨,牵拉用绳子绑缚的巨型石块。在他们身边,监工们一丝不苟、毫不客气,手中拿着鞭子盯着奴隶们,不允许任何人有丝毫懈怠:但凡有谁稍有松懈,那他就会立刻尝到皮鞭抽打在身上的滋味。然而,这些可怜的工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他们都费尽力气将巨大的石块沿着高高的斜坡向上拖动。这就是埃及金字塔的施工现场,成千上万的奴隶被强迫劳动,修造金字塔直到死的那一天……

  然而,这一多次在书籍和电影中重现的场景其实与现实相去甚远。实际上,埃及金字塔并不是这样修建的。

  首先,不是所有的金字塔都是用重达数吨的巨大石块建成,许多金字塔其实是用石砖修建的。其次,在埃及并没有奴隶,至少没有像希腊或罗马那样被驱使强迫劳动的奴隶。最后,并不像过去的版画文物上所表现的那样,人们并没有借助斜坡搬运用于修建金字塔的石块。

  自 1990 年起,埃及考古队在吉萨金字塔地区开始挖掘出金字塔建造者的坟墓。近来,埃及考古队在吉萨金字塔附近又发现了属于胡夫金字塔建造者的墓葬群。

  新发现的墓群坐落在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和和哈夫拉金字塔旁边,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第 4 王朝时期,而当时这正是胡夫法老在位时期。埃及考古学家认为,这证明了金字塔是由奴隶建造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造在法老坟墓的旁边。如果他们是奴隶,他们就不可能和国王一样依据永生的思想来准备自己的坟墓。

  埃及考古学家说,建造金字塔的工人每三个月轮换一次,这些坟墓埋葬的就是那些在建造期间去世的工人。墓群的考古发现还表明当时在上埃及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生活着一些富裕的大家族,他们每天要送来几十头牛羊,用以解决金字塔建筑工人的吃饭问题,同时免除向政府上缴赋税。这也说明了金字塔建造工程在当时是全民参与的工程,建筑工人应该不到 1 万人,而不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的 10 万人。

  虽然修建金字塔在当时绝非易事,但实际上,除了工人多年辛苦劳作之外,还要动用国家大量资源。从现实来看,为君主修陵墓其实曾是古王国时期主要的经济动力之一。

  

  位于埃及吉萨高地的三大祖孙金字塔

  埃及最早的一批国王的陵墓是使用黏土或泥土修建的。但是,在第三王朝时期的第一位法老,即古王国时期的奠基人左塞尔,决定将自己的陵基修建成金字塔样式并使用石块时,当时的工人面对的是一种他们尚不甚了解的建筑材料。在当时,只有少量的墓碑以及部分(提尼特)皇室陵墓使用了石材。在左塞尔陵墓建筑群中,这种技术掌握不佳的情况非常明显:可以看到石块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法老的工人们才慢慢发现了这种新材料的性能和极限。最初的石块只有 20 厘米高,而最后石块达到了 50 厘米高,重 500 公斤。第三王朝的塞汉赫特和哈巴金字塔中使用的石块大小相当,虽然这两个建筑物一直没有完工,但它们的结构与左塞尔陵墓建筑群的结构相近。

  使用越来越大的石块的倾向延续到第四王朝时期,在修建吉萨的哈夫拉金字塔时,这种倾向达到了顶峰。为了修建哈夫拉金字塔,使用的石块平均重达 3 吨,这比大金字塔使用的石块还要重 500 公斤。然而,在胡夫陵墓中,国王墓室的顶部使用了 60 吨的石块。此外,在这一墓地中,蒙卡拉金字塔的上庙中有一块巨石,其重量达到惊人的 200 吨。

  在此之后,直到第 4 王朝末期,用于建造金字塔的石块开始逐渐减小。在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时期,大部分金字塔的中心位置由石板和沙子简单搭建而成,在外部加建一层质量更坚固的石灰石层。

  在经历第一中间期暂停修建金字塔之后,第 12 王朝的法老们又重新开始埋葬于金字塔中。第 12 王朝的前两位君主的金字塔为石质金字塔,然而他们的继任者想要降低这种建筑昂贵得出奇的成本。因此,他们决定将自己的陵墓建为马斯塔巴墓,用几百万块黏土砖代替巨石。他们用图拉地区的石灰石修建了马斯塔巴的外层,使这些建筑物拥有两地法老陵墓所应具有的庄重肃穆的外观。

  与某些小说家天马行空的想象所描述的不同,修建安葬法老用的金字塔的方法,与如今想要打造几百米高的摩天大楼的建筑师使用的方法相差不大。

  

  首先,皇家建筑师会与君主讨论他想要的陵墓的样式,一旦决定采用某一草案之后,建筑师们就会开始设计图纸。曾有文献描述了这种会议,这份文献是建筑师塞涅德耶米(Senedjemib)在其自传中引述的一封信,在信中,第 5 王朝的法老杰德卡拉·伊塞西(Djedkarè-Isési)恭贺他修建了一处院落,严格遵循了上一次工作会议确定的特征:“朕观卿所用样式与王庭伊塞西塞德节大官殿庭院围墙之意甚符。卿曾禀朕,已将其设计为长 1000 腕尺,宽 440 腕尺,此亦为王庭之意。卿也深知伊塞西所愿殊胜!朕知卿实乃举国监工第一人也。”

  显然,修建这种经年消耗全国资源大半的建筑,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统筹才能开工。例如,很难想象改动墓室位置,因为这样做就会将已经完工的部分推翻重来,而且还可能使建筑物失去稳定性。同时,图纸和模型能够精准地预计到建筑的每一步骤。然而,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图纸没有一份保存下来,尽管曾在左塞尔金字塔中发现了一片陶片,上面解释了如何建造顶栩穹顶的。

  在绘制金字塔的图纸和外形轮廓时,当时的人们还计算了石块的数量,以及修造金字塔所需要的人数。在此期间,技术人员会走遍孟菲斯墓地,寻找国王陵墓建筑群最理想的修建地点,而金字塔只是这个建筑群中的一小部分。首先,选定的地点必须符合一个标准,那就是位于尼罗河左岸,太阳下落的方向,也是埃及人在冥界的位置。一旦符合了这个要求,就要考虑其他的要求。而最近人们刚刚开始猜测是否还存在这些其他的要求。

  每位埃及国王似乎都将自己的金字塔建在出于明确的政治原因和宗教考量的特定位置上,这些位置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进行推测。举例来说,左塞尔金字塔周围拥有三座金字塔,它们分属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时期的三位法老,这三位法老都希望靠近左塞尔使自己上位合法。例如,第五王朝的乌斯卡夫(Ouserkaf)和第六王朝的特提(Téti),他们都是所在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此外,将这三座金字塔的东南角连起来的连线指向希拉康波里,太阳神拉的神殿正位于这座城,而将奈弗力弗拉(Néferefre)、内弗尔卡拉·卡凯(NéferirkaréKakai)和萨胡拉(Sahouré)的金字塔西北角连成一线,则形成的连线同样指向希拉康波里。

  

  其次,则是实际操作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保证所用的土地能够承载巨石的重压(有时建筑是计算不准确的,如位于代赫舒尔的曲折金字塔)。当时,人们需要验证在选定地点附近是否存在一个能够开采到足够石块的地点。在吉萨,采石场位于大金字塔南部 600 米处,而在其他金字塔修建时采石场的位置则要近得多,多使用施工场地开采的石块。一旦选定了修建位置,就可以开始设计具体的内部结构、高度以及体积,并真正开工修建了。

  最终规模确定之后,采石场就开始开采石料。在此之前,抄写员将计算出建筑需要的石块数量,这项技术是抄写员培训时的学习内容。他们还学习如何计算为达到某一高度金字塔应呈现的倾角角度,或根据已知角度和地基计算金字塔达到的高度。这样,在采石场,工头和监工知道应开采多少石块,也知道每天预计生产多少石块。

  为管理日常工作,制造出充足的石块,石块上刻有简要信息。一共有两种标记:一种是给工头看的,上面写着石块运输日期,以及负责运输石块的小组;另一种标记线条更粗,样式更简单,字体更大,是给工人看的,而工人基本上都是文盲。这些标记指示了应将石块放置在金字塔哪个位置上,因此在塞索斯特里斯一世(Sésostris Ier)位于利希特(Licht)金字塔的一块石块上雕刻着:“ 12 年,冬日第一天,17 日。自仓库运出。监工梅克(Mek)允许放置在斜面上。

  开始开采石料后,法老选定的地点则要进行清理,以便建造金字将及其制离物。首先清扫地面,去除沙子和石块。之后尽可能准确地标出四个方位点,也许当时的人们借助了直观的人工天文地平仪并通过其观察夜空星体,标示出某些星体的出现和消失点(两者之间的中点为北方)。但具体使用了哪种方式我们不得而知,似乎每个方位点即是建筑的一个侧面的中心点。因此,需要白天在阳光下画出金字端的位置,并安放第一批石块。

  在古王国时期大型金字塔的中心点,几乎都有一块突出的天然岩石,这块岩石上放置着石块。如果说这块岩石的存在使得方位计算变得更加复杂,那么应该说它的存在能够大大减少修建需要的石块的数量,这极为有利。因为,尽管埃及国王们想要修建雄伟的建筑,但他们仍然不愿意将资源花费在毫无意义之处。由于它造型奇特,金字塔内部三分之一的空间集中了主要空间和必要建材,如果这三分之一内部部分已经存在的话,那么就可以避免堆砌一定数量的石块。大金字塔的内部与哈夫拉金字塔以及雷吉德夫金字塔内部别无二致(其西南角是从高原的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其中 40% 的总体积由石质内芯形成。石块提升系统究竟如何,其在古埃及专家和研究学者之间引起了许多争论,可惜没有任何文献能够使他们统一确认使用的方法。

  然而,考古遗迹以及某些墓的装饰图案足以得出结论的意见。当埃及人需要移动很重的物体时,他们就会使用拖板和斜面。在满是泥沙的国土上,拖板比轮子更有效率,也更加耐用(这时的埃及人已经发明了轮子,但并没有将轮子作为工具使用)。利用斜面以及用水湿润的泥路,他们就可以移动重物,垂直移动时使用斜面,水平移动时借助泥路。 20 世纪 30 年代,学者亨利·谢弗里耶(Henri Chevrier)在卡纳克展示了如何在平坦的泥路上只用六个人毫不费力地推动一个 5.5 吨的重物。

  根据这些数据,人们可以推断出埃及学者们最常提出的两种修建方法,即垂直于建筑物的巨大斜面,或者围绕金字塔好几圈的环形斜面都并不可信。实际上,若想修建大金字塔的方尖镜,垂直斜面则需长达 15 公里,它的尺寸要运大于所有连筑物,而且泥所也不可能承受这种 150 米高的建筑物的重压,环形料面则会导致一个无法解决的角度变形问题。此外,随着建筑物不断建高而覆盖建筑物,则无法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建筑上的错误。

  那么,埃及人是如何将这些巨大的石块放置到位的呢?答案也许就是用拖板、斜面,以及还可能还用到了杠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坡度较缓的大斜面将工地和修建的金字塔基座相连,这样就可以很容易达到十几米高,甚至更高。这可以毫不费力地让人修建建筑物的内部,建筑物的内部集中了金字塔的主要体积。一旦基座修建完毕,人们就在基座上搭建其余的石块,这些石块则利用杠杆提升至高处。大金字塔石块层的平均高度为 69 厘米,已经证明一个六人团队借助杠杆能够在几分钟时间内将每一个石块提升这一高度。一旦这些石块在上一层形成了新的平台,入们就可以继续向上堆砌直至金字塔建成。待到建完顶部并放置好方尖锥后,就开始从上至下地为金字塔铺设图拉石灰石贴面。

  当然,这一切仍然只是从理论上解决了这种极大规模建筑物修建时的运输问题,这些假设至今尚无定论。对于使用尺寸更小的石块或泥砖的金字塔而言,可能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因为不难想象他们利用了正在建设的建筑物支撑的脚手架。

  

  此外,劳动力也是修建金字塔及陵基建筑群等不可或缺的另一项要素。前文已经介绍过,修建金字塔的劳动力不是奴隶,而是法老雇佣的需要完成明确任务的工人,这个明确的任务对于国家本身至关重要——那便是为国王修陵墓。因为古埃及本身的重要性,是以法老的重要性为前提而体现的。

  因为虽然关于建造大金字塔以及在它之前和之后的那些金字塔的动机,学者们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理论。然而,这些建筑是法老们的陵墓,对于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尽管这也许不是唯一的用途。不过对此也有无法解释的疑点:至少在某些时期,新建金字塔的数目超过了法老的人数;而且,一位法老会同时建造好几座金字塔。此外,大多数真正大型的金字塔都是在第三王朝末和第四王朝初这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的。有研究指出,在公元前 2834 一 前 2722 年这 112 年共 4 代人期间,有 6 位法老共建造过 13 座金字塔。显然,除了埋葬死去的法老,必还有别的动机,否则,无法解释埃及金字塔这一极不寻常的社会文化和技术现象。

  有一种解释,便是想从工程本身的作用来说明在尼罗河西岸金字塔修建的鼎盛时期,为何建造活动几乎不曾间断过。按照这种解释,建造金字塔是一种国家政策推动的活动,为的是利用工程建设本身可以起到的那种作用。早先的那些金字塔,有意地连续建造,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宏大公共工程项目,其目的是把农闲时期的民众动员起来,加强古埃及的国家观念和国家实力。

  据说埃及的农民们在建造这些金字塔时热情很高,相信他们正在为一位能决定他们共同的幸福的神建造宅邸。不管这一说法的理由是什么——也许还可以设想,无论埃及的农民们对建造金字塔有无热情,他们在这件事上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一说法的确有力地表明了想象中的埃及王权的神威。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没有神圣的法老与世俗的法老的区分;这一观念的确令人费解。出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

  同时兴建一座以上的金字造,是因为劳力充裕,而且肯定有越来越多的劳力可供调用;还因为金字塔的几何结构决定了在修建接近顶端时,所需的劳力比修建下层时大为减少,这样就有可能把劳力调去修建附近新开工的金字塔,因此,大事兴建是早期埃及国家的一种制度,旨在锻炼民众的筋骨,是一种颇似当今军火业的公共事业和福利项目,或者类似于美国在 20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建立的州际公路系统。

  尽管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历史学家已经认定了修建陵墓工作是季节性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金字塔的修建其实是贯穿全年的。因为即使每年在尼罗河泛滥期,修建工作也没有停止。在美杜姆(Meidom)金字塔的石块上,其发现的日期铭文包含了埃及历法中的所有月份,这便厘清了所有猜测。同时,根据这些铭文,可以看到修建工作的推进速度。

  这一座位于孟菲斯以南 50 千米处美杜姆的“左赛尔”样式的 7 层阶梯式金字塔的遗址,为我们揭示了阶梯式金字塔如何向角难式金字塔过渡。

  这座阶梯式金字塔先是被加高到 8 层,最后被产自图拉的石灰岩所包裹,成为一座角维式金字塔。此外,还首次出现了连接金字塔与河谷中神庙的坡道(在河谷的神庙中举行过葬礼仪式后,可以通过坡道直接把遗体送往安葬地)。

  该金字塔曾被认为属于第 4 王朝首位法老斯尼夫鲁(Saeferu),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他曾在达赫舒尔(Dabshar)为自己建造了两座金字塔,并在美杜姆又建了一座。

  斯尼夫鲁无疑是建造金字塔最多的法老。他为了维持这些工程的运转,在上埃及和三角洲分别设立了王室农场与牧场,以便为劳工提供粮食和肉类。工匠村遗址的发掘结果表明,劳工的膳食中富含蛋白质。

  尽管斯尼夫鲁的金字塔从设计之初就采取了角锥式设计,但古埃及人尚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这位法老兴建的首座金字塔就因为沙漠的地表不适于承重,于是为了防止整个建筑垮塌,施工者只得减小金字塔上层结构的倾斜角,以减轻金字塔的重量。这座金字塔因此得名“弯曲金字塔”。

  在达赫舒尔的红金字塔的一角,其下部位置上的一块石块有一处铭文提到了第 15 次清点牲畜(斯尼夫鲁 30 年)。再往上 30 行石块上,有一处日期为第 17 次清点牲畜同一统治期第 34 年。这表示,埃及人修建红金字塔当时仅用了十一年就完成了这座陵慕的修建,这个速度对于一座 109 米高、底边长 220 米的建筑物而言,实在不容小觑。一旦开始动工,建设的进展速度相当可观。如果考虑到当时使用的对齐方式和修建工具,那么埃及金字塔并不像世人所说的那般尺寸准便不足为奇了。因此,可以看到哈夫拉金字塔的尖端并没有与建筑物的顶点完全重合。但阿布西尔(Abousir)的萨胡拉金字塔的计算错误更加明显,其东南角较东北角偏移 1.58 米,未能形成正方形。上庙同样存在这种计算错误。

  如果只是想从总体上了解上述论点,而非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每一个细节的话,那么埃及金字塔很有可能就是国家组织的大型建设工程。每年尼罗河泛滥期间,有 3 个月的农闲期,大量农民无事可干,从而为工程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农业生产力因而不会受到建造金字塔占用大量劳力的影响)。与曾经有过的普遍看法不同,金字塔并不是强迫奴隶们建造的,而是通过征集(就像今天的军事征集)劳力来组成一支劳动大军。建造金字塔的工人由国家粮库供应粮食,竣工的金字塔用作去世法老的陵墓。围绕着埋葬法老,不可避免地发展起了复杂的神学、宗教仪式和辅助技术(如制作木乃伊)。但是,建造金字塔,主要是因为它们属于巨大的公共建设工程,可以通过建设活动来维持尼罗河河谷灌溉农业的经济活力,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和社会力特别是强化国家的力量。确实,大规模建造金字塔的时期,正好就是古埃及王园政治集权最厉害的时期。金字塔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建设活动,而且还是国力的象征。

  最后,如果说金字塔的修建是埃及文明中一项最重要的成就,那么人们究竟是如何建成金字塔的?以及金字塔建造中的石块又是如何抬升的?这些确实至今是个谜。虽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解释,且在现在看来,有比较靠谱的斜坡法和螺旋上升法。不过,这一理论仍然没有得到学术界统一的承认。也许正是金字塔的种种未解之谜,才使得人们对它更加向往吧。

  

  在艺术方面,古代埃及时期被保留下来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包括雕塑和绘画作品。雕塑包括圆雕和浮雕,圆雕包括人像、神像和动物像。

  古代埃及什么时候有了人像的圆雕?至少从巴达里时期就出现了用象牙雕刻的人像。不过,雕刻技术还很简单。到早王朝晚期,人像的雕刻技术虽然还不尽人意,但已经比巴达里时期留下的那几个人像精细了许多。

  到古王国时期,埃及的人像雕刻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例如,乔赛尔的雕像、哈夫拉的雕像、孟考拉与女神们的雕像以及赫特菲勒斯王后的雕像都可以说是雕刻中的绝品,文物中的精品。

  

  新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雕刻的巅峰时期。那时,无论人像的雕刻技术,还是神像的雕刻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古代埃及的浮雕,不仅出现的时间早,而且数量多。在当时大概没有另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浮雕被保存下来。我们现在见到的古代埃及的浮雕是雕刻在调色板上面的,如猎狮调色板、公牛击敌调色板等。古王国时期的马斯塔巴墓里就有大量的浮雕。那时墓里的浮雕是作为装饰用的,主要反映的是贵族们的日常生活和贵族经济中各种生产的场面,如耕地、播种、收获、打场等。

  

  古代埃及的绘画在古代各国中也是最多的。我们现在见到的古代埃及最早的绘画作品是画在早王朝时期的彩陶罐上的。古王国时期,埃及的绘画技术达到高峰,如贵族诺菲尔马阿特的墓里就有 2 种风格的绘画作品。

  

  古代埃及绘画的高峰时期也是新王国时期。那时,埃及人墓里主要的不再是用浮雕来装饰,而是用绘画作品或壁画来装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第 18 王朝时期贵族涅布阿蒙墓、梅纳墓以及涅菲尔塔利二世墓里的绘画作品。此外,古代埃及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文物保存下来。例如,调色板、狮身人面像、方尖碑、用faience制作的许多文物(如项链、瓶子、沙瓦布提——陪葬的俑等)。

  好了,这一期的介绍我们就这里到了,下期我们精彩继续。

上一篇:中国故事|当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
下一篇:热爱深度记录时代的两群人,聚在一起了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