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明天的希望”!广安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综述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6-08
手机版

  少年儿童是“明天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儿童的善意和友好,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在广安,从专门为妇女儿童打造的公交专线,到公共空间建设改造中越来越多的适儿化项目,儿童友好理念正日益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免费为儿童拍骨龄片,到儿童友好家庭建设,再到遍布城乡的“童伴之家”,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成长的氛围日益浓厚。从走深走实的“双减”,到以红色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儿童素质教育“提能”,儿童成长发展链条上的每一环都扣紧扣实。

  瞄准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这一目标,广安正以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更有针对性的贴心服务、更加安全的儿童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权利,不断增强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规划先行 均质均效

  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

  5月29日晚,5岁的卢雨希和爸爸一起到渠江红滩音乐公园玩耍。“这里有大滑梯、跷跷板,还能挖沙、放风筝,我喜欢来这里玩。”卢雨希说。

  儿童通过玩耍探索世界。渠江红滩音乐公园建设中突出适儿化理念,建有儿童安全出行道路系统,全龄文化客厅、儿童游乐场等,投用后成为家长们“遛娃”的好去处。

  每逢节假日,五一公园、月湖邻里公园及许多新建小区的儿童游乐设施也成为“带娃打卡地”,充满了儿童们的欢声笑语和快乐身影。

  广安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在规划编制及规划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儿童需求。在《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及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广场等儿童活动所需空间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最近几年修建的公园里,也专门规划设计了儿童活动场地和游乐设施。

  去年2月,《广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试行)》印发,进一步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医院、学校、公园、图书馆等示范建设,将儿童友好理念充分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

  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再到一个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广安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理念,从儿童现实需求入手,倾力打造真正属于儿童的儿童友好城市。

  学校是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充分保障儿童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近年来,广安不断加大儿童教育事业投入,推动儿童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以幼儿园建设为例,2018年以来,全市建设公办幼儿园170所,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从2017年的26%提高到80%,2022年成功创建为全国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试点市,成为全国首个整体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的地级市,广安市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经验获《人民日报》重点报道。

  协力守护 共建共管

  全社会关爱儿童氛围日益浓厚

  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广安区浓洄幼儿园门口,总有一盏闪烁的警灯,守护着孩子们的求学路,风雨无阻。

  儿童是民族和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护童成长,就是护航未来。关爱儿童,已成为广安全民共同的选择。

  4月26日,邓小平图书馆联合市红十字会、新华文轩等单位走进邻水县黎家镇中心学校,为孩子们捐赠了价值7000元的图书和体育用品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堂体验式自救教学课程。

  在广安,像这种结合实际需求,针对性关爱儿童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

  公安、城市管理部门深入开展“护苗行动”,定期检查校园周边商铺,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同时加强网络市场巡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护航儿童“舌尖上的安全”,广安大力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学校食堂视频接入市场监管局食堂智能化管理系统,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100%。

  针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广安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家庭教育促进会,统筹整合各类社会组织、家庭教育专业力量,推动形成支持家庭教育合力。广安区成立“青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该站集纠纷化解、心理修复等功能于一体,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市消防支队倾力打造消防科普基地,让儿童近距离沉浸式接受安全教育,感受“火焰蓝”的洗礼。

  邓小平图书馆在假期吸纳儿童担任“小小志愿者”,让孩子们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近距离感悟图书的魅力。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我市留守儿童也获得了全社会更为细致的关爱。

  在前锋区,春节期间,区妇联组织外来务工女性农民工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过年,让民工姐妹和儿童们在新春佳节相互慰藉。

  在寒暑假,各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课业辅导、心理陪护、游戏陪伴等方式,让孩子们度过难忘的假期。

  针对困境儿童,全社会用爱心织就保护屏障,让每一朵鲜花耀眼绽放。

  此外,市政府还出台《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为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仅2022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对600余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

  在市儿童福利院,一种“类家庭”的养育模式于2019年建立,5名孩子和一名“爱心妈妈”组建成一个家庭,构建起家庭生活模式,帮助孤残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塑造健康心理、培养良好性格。

  减负提能 接续发力

  将儿童事业发展推向更高台阶

  每周1天“无作业日”、推行“书包不回家”……在广安,伴随“双减”而来的,是儿童不再沉浸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而是经历更多彩的课余生活,体验更多元的教育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作业总量下降30%到60%不等,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5%提高到95%以上……广安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一手减校内作业负担,一手减校外培训负担,深入贯彻“品质主导”战略,鲜明提出“减负还需提质”,全力打造安全、乐学、成长的幸福教育。

  “双减”过程中,既要做好学生负担“减法”,更要做好学生全面发展“加法”。

  减负后,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怎么样呢?

  火灾逃生车、太阳能风吸式捕虫器、轨道式匀速梭梭板……这是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由广安少年儿童带来的“奇思妙想”。

  在广安区东方小学,不少孩子们掌握了烙铁画这一非遗技艺,孩子们的作品屡屡获奖;

  来自“中国曲艺之乡”岳池县的孩子们,几乎人人都会盘子、清音等一种或多种传统曲艺,这里的曲艺大课间常常上演千人共舞的场景;

  在岳池县苟角小学,孩子们秉承“端端正正写好字、清清白白做好人”理念,课后潜心研习书法技艺;

  广安区协兴镇金广小学的孩子们则学会了“变废为宝”,人人都会自制手工艺品、玩具;

  …………

  搭建、开放儿童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培育主人翁意识,在广安区麻柳湾社区等地,儿童议事会正以小朋友的视角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安还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儿童事业发展,依托邓小平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针对性开展儿童红色文化传承活动,让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助力儿童全面发展,2022年6月22日,市政府印发《广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再出发,设置77项主要目标,提出98项策略措施,将儿童事业发展推向更高台阶。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兴旺的希望所在。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城市,无疑会让社会更温暖、城市更美好。美好未来的样子,美丽广安的模样,正在一张张充满童真和笑容的脸上显现。

  原标题:《托起“明天的希望”!广安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综述》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上海启动全民国防教育主题系列活动 ,“红途学苑”上线国防教育专区
下一篇:湖北发布灾害风险提示!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