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3-24
手机版

  一、重要政策概述

  2月,政策逐步落实二十大报告的决策部署,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中央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符合历史惯例。数字中国和质量强国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对二十大报告中相关决策部署的落实。对于未来发展,政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表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重点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要恢复和扩大消费,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等。2月稳增长相关的增量政策有限,具体看3月的两会和4月份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政策强化商业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地方出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刺激房地产销售。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在制定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时偏稳健,在发展的目标中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反映中央不寻求短期的强力刺激,未来可能将更加依靠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二、财政政策

  2月财政政策上主要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同时要求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等。最新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赤字率和新增专项债券规模有提升,但是提升力度并不很大,这与前期“适度加大扩度”的基调一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下将保持合适的扩张力度,支持经济发展,稳健基调下强刺激的概率下降。

  三、货币政策

  2月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MLF和 LPR利率连续6月保持不变,公开市场净回笼1410亿元。流动性平衡偏紧,资金利率中枢继续上移,银行间成交量小幅上升。货币政策上降准仍有必要,更多依靠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来定向投放流动性。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上不搞“大水漫灌”,更多依靠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来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推动“宽信用”进程。在经济基本面偏弱、银行缺乏长期稳定资金、资金利率持续抬升的背景下,通过降准来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必要性在提升,预计未来将主要通过“降准+MLF+逆回购”的方式投放流动性,以支持扩内需、促发展。

  四、政策

  2月政策主要在“北向互换通”、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常发行计划”试点机制等方面。

  一、重要政策概述

  1.顶层设计:(1)中央1号文件: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要求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等。(2)数字中国: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和2035年目标,要求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3)质量强国: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到2025年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如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等等。

  2.稳增长:(1)改善预期、提振信心: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其中明确2023年经济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2)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月16日,发改委署名文章《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表示,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巩固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壮大、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性;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抓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3.金融:(1)股票发行注册制: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 其中要求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核准制下的发行条件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同时各市场板块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等;(2)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新规:2月18日,银和人行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修订内容主要在资本监管指标、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和信息披露原则等,旨在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4.其他:(1)住房租赁:2月24日,人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支持商业银行发行用于住房租赁的,创新住房租赁担保债券,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2)国常会:2月22日,国常会表示,要把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与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提振市场预期,巩固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势头。

  2月,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落实二十大报告的决策部署,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中央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符合历史惯例,反映“三农”问题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于数字中国和质量强国的政策,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本月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对二十大报告中相关决策部署的落实。对于未来发展,政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表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重点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要恢复和扩大消费,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等。2月稳增长相关的增量政策有限,具体看3月的两会和4月份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政策强化商业银行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地方出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刺激房地产销售。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制定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时偏稳健,在发展的目标中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反映中央为追求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不寻求短期的强力刺激,未来可能将更加依靠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上主要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2月份新增政策有限,通常政策主要在3月的两会和4月份政治局会议上发布。2月,财政部召开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财政部长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题为《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的署名文章,两者均回顾过去五年的财政成果并说明未来的工作方向。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政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再次明确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同时要求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等。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下将适度加大扩张力度,稳健基调下强刺激的概率下降。3月5日,最新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去年同期上涨0.2个百分点;新增专项债券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15万亿。财政赤字率和新增专项债券规模有提升,但是提升力度并不很大,这与前期“适度加大扩张力度”的基调一致。政府工作报告在目标和政策制定上体现稳健基调,在发展的目标中更加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反映中央为追求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不寻求短期的强力刺激。因此,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力度,支持经济发展,同时稳健基调下强刺激的概率在下降。

  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通过公开市场呵护市场流动性,MLF和LPR利率连续6月保持不变。从资金量上看,为了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2月份超额续作MLF并投放约6万亿的逆回购,以平抑逆回购集中到期、税期等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从价格上,MLF和LPR利率自去年9月开始已连续6月保持不变,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央行在2月中旬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稳经济政策工具存续期管理;完善支持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工具机制,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拓展民营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等。

  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银行间流动性平衡偏紧,资金利率中枢继续上移,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小幅上升。2月,一方面,国内经济从底部回升,企业需求逐步恢复,投放加快,银行间淤积资金向实体流入;另一方面,跨春节的大量逆回购陆续到期,加上缴税走款等因素,银行间流动性平衡收紧。2月,资金利率中枢继续抬升,其中DR001在[1.27,2.37]区间运行,月度均值1.87%,较上月上升54BP;DR007在[1.82, 2.42]区间波动,月度均值2.11%,较上月上升19BP,比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高出11BP。2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小幅上升,为5.53万亿,环比增加2.75%;央行公开市场投放60530亿逆回购和4990亿MLF,当月有63930亿逆回购和3000亿MLF到期,因此2月公开市场净回笼1410亿元。

  货币政策上降准仍有必要,更多依靠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来定向投放流动性。2月24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上不搞“大水漫灌”,更多依靠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来定向投放流动性,来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推动“宽信用”进程。目前央行通过大额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滚动续作的压力加大,而银行缺乏长期稳定资金,使得存单利率不断走高。在经济基本面偏弱、资金利率持续抬升的背景下,通过降准来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必要性在提升,预计未来央行将主要通过“降准+MLF+逆回购”的方式投放流动性,以支持扩内需、促发展。

  四、债市政策

  债市方面,2月政策主要是在“北向互换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常发行计划”试点机制等方面,具体如下:(1)央行发布《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北向互换通”的境内外投资者准入要求、交易清算安排、责任主体义务等内容,而“南向互换通”有关规定将另行制定;(2)交易商协会发布《(行情,)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用事项决定规程》,建立“决定小组集体审议独立投票+复议专家针对未决事项终审”的双层议事机制,为市场提供CRM信用事项判定服务;(3)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优化“常发行计划”(FIP)试点机制的通知,一方面取消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等,不再要求发行人市场认可度高、行业地位显著,另一方面强调发行人合规性要求,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发行人不得适用“常发行计划”。

  2月17日,央行发布了《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北向互换通”初期可交易标的为利率互换产品,报价、交易及结算币种为,同时明确“北向互换通”的境内外投资者准入要求、交易清算安排、责任主体义务等内容。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境外投资者对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增加。2022年7月,央行和香港金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开展内地和香港互换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后正式启动。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是明确“北向互换通”的有关机制安排和监管要求,而“南向互换通”有关规定将另行制定。本次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相关业务,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利率互换市场秩序。

  2月23日,交易商协会发布《中国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信用事项决定规程》,建立“决定小组集体审议独立投票+复议专家针对未决事项终审”的双层议事机制,为市场提供CRM信用事项判定服务,并按照客观、公正、专业、透明的原则,明确成员构成、决议依据、决议流程和过程结果等方面的规则。交易商协会旨在促进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挥信用风险分散分担作用,完善产品配套机制,推动信用事项决定的公正、透明和高效,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月24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优化“常发行计划”(FIP)试点机制的通知,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切实增强信息披露的便利性和普惠性。本次优化一方面取消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不再要求发行人市场认可度高、行业地位显著,推动不同行业、资质、规模的高频发行人享受“常发行计划”制度便利;另一方面强调发行人合规性要求,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发行人不得适用“常发行计划”。自2022年4月试点推出以来,“常发行计划”大幅度减少发行人重复信息披露,助力投资人提升阅读便利,强化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职,提高注册发行工作质量。截至2023年2月20日,“常发行计划”已累计支持41家企业采用“常发行计划”模式成功发行260只债务融资工具合计3036亿元。

  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作者 I 李席丰

  部门 I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

上一篇:河海大学举办第二届水文化节
下一篇:“二龙四虎”六所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毕业的,妥妥进国家电网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