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对待学前儿童教育?以养为教,教养相成,以家庭教育为主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0-02-08
手机版

  

  何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何为"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可以根据教育的场所和性质不同,大体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如俗语所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儿童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素养和成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当代还是古代,人们都很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和当代教育按照年龄划分层次接受教育的制度不同,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在没有严格的按照年龄和知识深浅划分阶段的学校教育制度,因而国民接受教育没有严格的年龄分界线。这也造成学前教育由于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年龄和场所的不同,学前儿童教育既包含家庭教育也包含了学校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将幼儿从识字开始到巧岁入大学前这一阶段,称为"蒙学阶段"。以此为本,文章所指的学前儿童教育便是泛指这一"蒙学阶段"。如上文所述,在蒙学阶段,中国古代的学前儿童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其主要的形式依然是家庭教育)。

  

  一、 家庭教育: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教育可考的记录在于殷商时期。而在史前原始社会,由于缺少专门的教育活动,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学前儿童教育"。

  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存在的更多是"公育",低龄儿童由氏族公社年长者统一看护和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围绕着原始社会劳动经验和原始生存技能。随着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私有制的出现,固定配偶的出现,才逐步产生了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贫富差距下,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尽相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在物质层面的依赖性较大。

  家庭学前教育中,普通家庭的幼年儿童,会在家庭审过中得到长辈的照料,熟悉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而社会地位较好的家庭中国的幼年儿童则会被教授除了基本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外的礼法和学识,甚至有了专门的学前教育机制。

  文章按照学龄前儿童所受到教育的普及程度将古人对待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划分为三种:品德教育、生活技艺教育和认识教育。

  

  (1)品德教育:道德品质培养与基本的纲常伦理之习

  品德教育并不是仅仅指代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还囊括了基于血缘宗法的伦常和礼仪的教育。在尊儒重教的古代中国,纲常伦理是道德标准和规范。

  如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古代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贵族家庭,首当其冲的教育内容便是品德教育。

  其一是对纲常伦理的教育:对亲缘关系的认知和礼仪,如何做到"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如何称呼尊长和行礼。古人在此更加注重的是对学前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如诚信、礼让、节俭、谦和、勤奋、自强自立、积善行德等。

  古人认为幼年儿童时期心智未开,学习能力强,应该及时教育。

  正如《颜氏家训》作者,亦是古代家庭教育倡导者颜之推曾言:"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的。"在此基础上,古人对待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家庭教育,亦是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幼年儿童的正面教育。

  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曾子,在学前儿童教育上就提出"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的观点。

  妻子为了安抚哭闹的孩子而答应孩子上街归来后杀猪作食,妻子本为戏言,曾子却磨刀杀猪,认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学习父母的言行,若父母欺骗子女,就不能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

  亦如朱熹所言:"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

  

  (2)生活技艺教育:生活习惯和生存技能的传授

  古人对待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除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外就是对于幼年儿童生活技艺的启蒙教育。

  这里生活技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在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范围,它包括了对幼年儿童生活常规习惯的培养(如符合礼法的衣食住行的起居习惯)和生产生活技能的启蒙。

  早在周代,关于生活技艺的学前儿童教育便已经形成初步的按照儿童年龄安排教育体制。据《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蟹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

  《礼记》所载的是周代贵族家庭的学前儿童教育情况。可以推见,在奴隶制时期,古人就已经有对于幼年儿童进行礼法(如:男女七岁不同席)和生活技能(鞶革蟹丝)的教育。在周代,桑织技术是重要的农业技能。

  至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中提到:"生命之本,要当稼墙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养,树圈之所生爱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

  他认为应当在人的幼年时期就应该向他们施以"薄技",以便逐渐养成独立生活能力。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这些技能能够有助于幼童成年后的生存。

  

  (3)认知教育:环境渲染和学识的启蒙

  认知教育即对幼年儿童的知识启蒙,包括读书、习字和对学习方法的启蒙。在中国古代,多数的认知教育是存在于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但仍不乏普通平民阶层对认知教育的展开。

  无论是在平民阶层还是贵族阶层,古人在对学前儿童教育的认知教育层面,极其重视教育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阐述了儿童的言行和认知都受到周边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的认识教育上,古人提倡早期教育,这在贵族家庭体现更甚。

  "早谕教"是古人对待儿童学前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汉初政论家贾谊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观点出发,认为应当对太子的教育实施早教:"太子之善, 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而在《列女传》中还记载有周文王之母怀孕时胎教的事迹。早在周代,皇室子弟出生后更有在宫中设置有"孺子室"接受保护和教育。

  二、 蒙学:专门蒙养启蒙机构

  蒙学,即蒙馆,是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机构。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针对官员培养选拔的国子监等高等教育上。儿童的启蒙教育除了家庭自己承担外,亦由蒙馆承担。蒙馆是相对与国家承办的公学的私学。

  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一为富裕家庭为子女在家中设置学馆,聘请教师为自家及亲友子弟传授启蒙知识;二为宗族或村子集资建立族学或村学;三为教师自己创办私塾,招收附近学童就读。

  蒙学的主要传授内容和家庭教育上有所重叠。蒙学教育上不仅包括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也囊括对基础学识的通识教育。我们所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是蒙学中专门针对幼年儿童识字的学前教育教材。

  

  三、女子教育:特殊的女学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上较为特殊的是针对女子的教育。中国古代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评价标准,这指代的是大多数女子无法接受到学识上的教育(如四书五经等)。

  古代女子的教育亦受到国人的重视,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将女子教育列入"治民之本",但女学的教育重点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礼法和所谓的妇道。

  女子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上内容包括礼法规范、女红家务和文化知识。在文化知识方面,女子依然能够接收到蒙养知识的传授。

  对女子进行基础的文化书算教育,有助于女子日后的"相夫教子"、"明德知理"。虽古代不乏才女,但也仅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家对女子进行更高的学识教养。

  结语:

  总体来看,古人亦是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但中国古代学前儿童教育并不是普及性的教育,它更多的是存在于知识分子、士大夫家庭。教育内容上,却更注重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和封建礼仪规范的养成。

  学前儿童的教育对于古人而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完善儿童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具有"以养为教,教养相成"的模式特点。

上一篇:2020年辽宁教师招聘面试备考:幼教之中班社会领域《公园一日游》试讲
下一篇:2020武汉幼教展——中部幼教展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