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三分之一以上大学生患有“开学综合症”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2日电(记者 王龙龙 实习记者 李华锡)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浙江传媒学院学生陈娟开始出现焦虑、浮躁不安、失眠等症状,根据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又叫“开学恐惧症”,是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陈娟只是万千患有“开学综合症”学生中的一员。

  近日,中国青年网对全国60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12%的学生承认自己有“开学综合症”症状;其中,177名受访男生中,29.94%承认患有该症;432名受访女生中,38.66%承认患有该症状;焦虑浮躁、情绪低落、内心恐惧是三大主要表现症状;暑期时,宅在家里、陪在父母身边、上网聊天的三类人群最容易患上此症;超六成学生认为可通过确立目标、减轻压力、增强自信等方法来调节“开学综合症”。

  暑期宅在家中最容易患“开学综合症”

  

  在本次调查中,609名受访大学生中有220人表示有“开学综合症”,占36.12%。其中,196名受访大一新生中,43.88%承认患有该症;291名受访大二学生中,34.02%患有该症;107名受访大三学生中,27.1%患有该症。

  大学生暑期度过方式多样化,调查显示:宅在家里、陪在父母身边、上网聊天、打工兼职、外出旅游、阅读充电、培养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学车考驾照、复习考研,是十大最常见方式;其中,宅在家里、上网聊天、陪在父母身边三类人群最容易患“开学综合症”,患症率分别达40.5%、38.78%、38.05%,高于其他人群。

  

  图为暑期不同度假方式人群的“开学综合症”患症率曲线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制图

  湖北医药学院大二学生曹晓宇,由于恋家情节比较严重,暑假选择宅在家里度过,“开学后感觉有些不适应,比较焦虑烦躁,心情有些低落,没有家人的陪伴就少了一些安全感。而且新学期课程比较紧,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自己。”曹晓宇说。

  同样的症状也发生在淮北师范大学学生黄飞身上,他表示,自己一向对游戏感兴趣,暑假在家里除了打游戏,多数时间就是上网聊天。“每天都会聊天,有时会聊到凌晨一两点钟。”黄飞说,“开学后,感觉自己特别空虚,一时还没有从网络聊天的世界里摆脱出来。本来想通过网络寻找朋友,拉进与朋友距离,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最常见三种症状:焦虑浮躁、情绪低落、内心恐惧

    

  图为“开学综合症”主要表现症状比率柱状图。中青网记者 王龙龙 制图

  曹晓宇、黄飞身上的症状只是“开学综合症”的部分表现,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开学综合症”的症状多样,包括焦虑浮躁、情绪低落、内心恐惧、心慌意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疲劳、寝食难安、易发脾气、记忆力减退等,其中,焦虑浮躁、情绪低落、内心恐惧是最常见的三种症状,患症比率分别高达51.82%、47.73%、47.27%。

  曲阜师范大学学生朱灏开学后就大四了,内心也开始变得焦虑浮躁,“由于大三阶段的准备、规划不够充分,造成大四在落实规划的时候出现仓促、疏漏,再加上考研压力、毕业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规律越来越糟。”朱灏表示,开学后的几天里,他感觉上课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分神,找不到目标。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王晓燕表示,暑期在家里,除了上网聊天,就是跟家人在一起,每天过得很快乐,对新学期没有什么规划,开学后好像就没有了目标,“起初就是有些烦躁,后来就越来越不想听课,情绪越来越差,希望自己能够早点调整过来吧。”

  63.18%患症大学生担心新学期课多、人际关系难处理

  

  在调查中,被访大学生普遍认为,导致“开学综合症”的原因有多重。其中,“担心新学期功课太多,学校人际关系不好相处”、“长时间享受安逸、闲散的生活”、“假期生活不规律,开学后重新调整生物钟产生不适”、“对开学后的生活没有规划,无所适从”是四大主因,分别有63.18%、49.09%、38.18%、35%的被访者选择。

  “要开学了,不知道大学应该干什么,也对未来生活没有规划,想想都害怕。”凯里学院大一新生王雅丽表示,从6月到9月,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后,要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自己感觉有些不安、焦躁,希望能够尽快融入到全新的大学生当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四学生李霞开学后觉得自己患上“恐惧症”。“可能是因为在家呆太久,回到学校找不到重心,上课下课人特别多,感觉好害怕。”据她介绍,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她一直待在家中,除了考驾照,剩下的时间就是上网聊天。回到学校后,大一新生也已经入校,又将面对一些新的人际关系,她希望自己能够处理好。

  超六成学生认为可通过确立目标、减轻压力、培养良好习惯等来调节症状

  

  在调节“开学综合症”症状问题上,自我调整是首选,其次是与同学或朋友倾诉,再次是找父母沟通交流,最后才会选择找心理医生或老师进行指导。

  其中,“自我调整,确立切实可行的新目标”、“减轻压力,增强自信,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成为最常见的调整方式,分别有65.45%、64.09%、57.73%的受访大学生选择。

  重庆理工大学学生陈潇潇表示,暑假期间,她利用专业优势分别到银行和保险公司实习,以确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于自己的性格内向,实习后发现,两个行业并不适合自己。“开学前还有些紧张、焦躁不安,不知道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开学后,她确定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考公务员。确定了目标后,她买了公务员方面的书籍,开始认真准备起来,对于新学期,她信心十足。

  商丘师范学院学生金辉来自新疆,开学后,他乘坐近53个小时的列车才来到学校。长时间的车马劳顿,加上时差和暑假经常熬夜,导致自己开学后几天经常失眠,情绪有些焦躁,“晚上很晚才能睡着,而且白天精神恍惚,一点精神都没有。”于是,金辉便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医生建议他,开学后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不能熬夜,才能逐渐缓解“开学综合症”。(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黄飞、王晓燕、王雅丽、陈潇潇、金辉为化名)

上一篇:《原生之罪》:贪婪成性,最毒不过人心
下一篇:五等分的花嫁最终话:完结撒花!一切完美落幕!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