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认命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1

  这部动画电影算是爆了吗?

  从不减反增的各平台高分,到消停不下要二刷的朋友圈。

  我很负责任的回答你:

  它爆了!意想不到的又燃又爆!

  且不论美轮美奂的电影画面、活灵活现的人物配音、逻辑缜密的故事情节和主创团队的世纪合作。

  单单是那份脱胎于华夏文明的共情,就足以让我们热泪盈眶了。

  只要,你懂。

  一个眼神、一句台词、一段音乐,它就能轻易击垮你的泪腺。

  这关乎我们共同的生命记忆,关乎于我们的民族情怀。

  悠远、神秘、充满力量的,在古老的时空里闪着微光。

  它用自己向我们证明了,就算在不同的时间里重演,就算改换了面貌,就算能够化善为恶、化敌为友,它依旧还是原来的模样。

  举个例子。

  新版的故事里,李靖由严父化身慈父。

  按照正常逻辑,接下来一定是父子间其乐融融,小哪吒苦练功夫、斩妖除魔,并顺利成为少年英雄,最终感动苍天,封神南门……

  然而,故事并没有这样走。

  生日宴上,李靖想要在世人面前为哪吒正名,却因灵珠还是魔丸的身世谎言,惹怒了哪吒,功亏一篑。

  一向光明磊落的总兵大人,为何要撒谎?

  因为他觉得,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

  他坚信只要哪吒先变好,多为百姓做好事,久而久之,世人就会接受他。

  毕竟,名垂青史总比遗臭万年好。

  这是李靖一厢情愿的想法。

  哪吒虽然有匡扶正义、嫉恶如仇的凛然,但同时他也追求自由、喜欢无拘无束。

  父子间矛盾再次被点燃。

  这么看来,慈父套路并不奏效。

  这似乎是一种宿命,属于哪吒这个人物。

  背负魔丸原罪的出身,面对无妄而至的恶意,得知命中注定的死期。

  他,一个人,没有同类。

  孤身对立世界的过程,也曾对自己的存在深深怀疑过。

  比如,他躺在破烂不堪的床上,一边用小脚丫夹着筷子敲碗打节奏,一边蛮不在乎地唱着歌谣: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歌谣的内容,是人们对哪吒的欲加之罪,同时也是哪吒通过外界的反应,而悄悄完成的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构建。

  哪吒也会觉得伤心,也会委屈,但同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所以,他不愿意为人们斩妖除魔,亦不想成为英雄。

  一边是父亲的期望和百姓的恐惧厌恶,另一边是孤零零站着的自己。

  这矛盾,无法调和。

  哪吒不会低头。他绝不会通过磨灭自己的个性,去迎合社会这样一个具有特定形状的容器对他的束缚。

  既然无法妥协,只好以命相抵。

  于是,旧版(《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小小的身影,在暴风雨中孤决地举起宝剑,拔剑自刎。

  仰首向苍天,天地与之同悲。

  自裁,是为了守住自己。

  新版中有了些许不一样,更准确的说,是退步。

  虽然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但是却在天雷咒面前认了命。

  反倒是敖丙,身披用来斩灭哪吒的万龙甲,义无反顾地冲入天雷之中,对着已经认命的哪吒说:

  “吞不下,就还给他!”

  2

  我对一个情节点印象很深。

  在绝美的万鳞飞舞的场面背后,是龙族使命压身的龙王三太子。

  当年英勇镇压万妖的龙族,只因出身低微,生生世世守在海底,遭受污名的困扰。

  等待了千年,龙族终于有了一个出头的机会。申公豹偷来灵珠,移花接木,让龙三太子敖丙含着灵珠的祝福与能力出生。

  只要敖丙顺利消灭魔丸托生的哪吒,就能够恃功成仙。每条龙都将自己身上最硬的一片龙鳞给了敖丙,希望他能旗开得胜,斩杀魔丸。

  殊不知,这是万龙甲,也是世间最沉重的枷锁。

  豹子精修炼而成的申公豹,也希望师凭徒贵,分得斩杀魔丸的功劳,成为十二金仙的最后一位。

  因此,纵然敖丙千般不愿,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因为不这么走,就是背叛。

  哪吒与敖丙面临的困境其实是相同的。

  他们都身负父族期望,反抗对象都是虚无缥缈的命,都只能通过违背本心的方式达成父亲的使命。

  敖丙的失败并非良心发现的及时收手,而是被哪吒打败了。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哪吒的敖丙的结局也是一样的。

  他们都被俗世成功规训了。

  不得不提的是,新版中的敖丙人设确实太苏了。

  颀长挺拔的身姿,月白色蒙面大褂,一双带忧的美目,泉水般清澈透明。

  尤其是那柔和的声线,未见其人也知道是一个俊逸少年。

  他一出场,影厅里都是少女的惊叹声。

  全片颜值担当石锤了。

  3

  “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这句名台词,出自申公豹。

  似乎整个故事都是人类自己作恶所产生的循环——人们的恶意作用到哪吒等人身上,再转化成实体性破坏还给人们。

  而申公豹、哪吒、敖丙、龙王、李靖夫妇都是被吸入循环的人,被动推进循环地完成。

  虽然结局看似美好,全城百姓对着哪吒和敖丙跪拜以示感谢,却遮蔽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难道只有赢得多数人的赞肯,才算是活得成功吗?

  难道我们的一生所求,原来是为了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吗?

  这个问题,敖丙也纠结过,

  当他夹在兄弟情义与家族生死之间时。

  遇到哪吒之前,敖丙一直都是混沌且向善的。

  混沌的是立场,向善的是天性。

  自己的龙族,忍受了千年的不公对待;唯一的朋友,却是自己命定的死敌。

  屈辱,背叛,牺牲。

  他的位置,决定他不得不去“水淹陈塘关”。

  他的天性,才使他跟朋友站在一起,抵御劫难。

  应该说哪吒和敖丙,互相激发了对方之前不曾了解过的,完整的人格。

  而只有同路人,才会有引导觉醒、开发认知的力量。

  “你到底是不是灵珠?我一颗魔丸都比你活得像个人样!”

  哪吒与敖丙,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确切来说,他们在诞生之前就是一个复杂的命运共同体。

  一个本源,两种立场。

  一个困境,两种应对。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在讲两种立场的对立,那么影片的后半部分则对这两种立场都给予了尊重。

  它当然赞扬了哪吒的斗争意识和正直勇敢。

  但它也对敖丙、申公豹、龙王的私心,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人物层面的关怀。

  至少,我没看到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叙事。

  最后两个人一起在莲花中存活下来,是在告诉我们:

  正义比善恶重要。

  平等比信仰重要。

  成见的打破,不仅仅需要这些英雄人物的斗争和牺牲,也需要人民的觉醒和努力来共同完成。

  而哪吒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向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讲述:

  人活着,是为自己。

上一篇:姜子牙原本留给自己的玉帝之位,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便宜了别人
下一篇:《唐人街探案3》携手国潮品牌1MORE耳机,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