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么受欢迎?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有一个日本男人。

  他陪伴了很多中国80、90后的童年。

  他叫宫崎骏,今年80岁。

  他为我们打造的童年回忆,一手数不完:

  《千与千寻》《龙猫》《悬崖上的金鱼姬》《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风之谷》……

  而其中,最能代表宫崎骏、最打动人心的,当属《千与千寻》。

  这部动画片,口碑可谓好到孤独求败:

  日本最卖座的电影,即便是在18年后的今天,《千与千寻》依旧是日本票房冠军;在挑剔的北美市场,也收获了超2亿美元的票房;一部《千与千寻》,几乎占了宫崎骏人生中半数重量级奖项: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动画、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IMDb以30万人次的8.6分位列第27位,豆瓣电影中以超百万人次打出的9.3分位列第7位……

  2001年的夏天,《千与千寻》在日本上映。

  18年后,又一个夏天,这部神作终于在国内院线公映。

  从2001到2019,是什么让我们念念不忘十八年?

  

  在我看来,无外乎两点。

  01.

  一部成长的史诗

  所有伟大的故事都是讲成长与蜕变的,好的电影里几乎所有主角都会经历痛苦、剧烈的蜕变,走过从脆弱到坚强直至坚不可摧的轨迹。

  从这一点上看,《千与千寻》就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史诗。

  她从一个爱哭的小女孩变成了父母命运的拯救者,她像种子踏过春野,破土而出,长成了一棵纤细的在风里摇摆不停却足以抓住地面的树。

  最开始,千寻是个非常任性的小姑娘,因为搬家、换了新学校而一直坐在汽车后座上生气。她对着窗外的风景做鬼脸:

  烦恼她枯萎的花,表情上写着不耐烦和小脾气:

  来到隧道门口,在父母执意要进隧道时她不敢去,跳着脚阻止爸妈,还被爸爸嘲笑“胆子小”。

  这就是千寻最开始的画像:

  一个人群里最普通的小女孩,娇气、胆小怕黑、爱耍小脾气。

  当爸爸妈妈没有经过允许,擅自吃了异世界的食物,意外变成了肥猪以后,千寻害怕又无助。

  

  可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害怕、去恐惧,只能独自适应这个奇怪的世界,为了拯救父母,也为了活下去。

  白龙告诉千寻,如果她不工作,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

  于是千寻在玲子姐和锅炉爷爷的帮助下,与汤婆婆订下契约开始工作,成为了其中的员工。

  新人总是会安排干最脏最累的活,她拼命工作、用尽全力,在偌大的宿舍里仍然像孤身一人。

  多像初入职场的我们啊,一个人不知在异地他乡租的房子里哭过多少次,最后也只能第二天面色如常地去上班,告诉自己,谁的工作不委屈,谁的人生不难熬。

  我们熬呀熬呀,未必能熬出鸡汤,但总能熬出一点点阅历、资历、以及能力。

  就像千寻一样,她被分配最脏乱差的活儿,但仍然干得很好,成为了一名尽职尽责的员工,还受到汤婆婆的表扬。

  最打动我的一个片段是:

  在花丛中白龙给千寻吃特制的饭团,千寻边吃边落下大颗大颗的眼泪。

  她一直没有哭,无论是一个人爬下倾斜的楼梯去恳求古怪的爷爷时,还是受到汤婆婆的恐吓怕得全身发抖时,都没有哭。甚至在发现父母变成猪之后,都没有这样崩溃的嚎哭。

  但却在收到一个饭团的时候哭了。

  我们都曾在受到生活的冷落时武装自己,保持倔强,极力证明自己不会向困难低头。

  即使心里有场海啸,也静静地,不让任何人知道。

  只有在收到一点善意时,哪怕只是一个饭团,哪怕只是一句“你受了很多苦吧”,所有冰封的武装都会一瞬间化成酸软的委屈,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谁不像千寻一样,从哭哭啼啼的脆弱姑娘,长成一个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将所有苦累都悉数咽下的人呢?

  这就是成长,这就是生活。

  

  02.

  一部现实的寓言

  没错。

  《千与千寻》是一部寓言。

  油屋里的每个角色,都具有相当程度的象征性和现实意义。

  比如,腐烂的河神在油屋沐浴的时候因为得到千寻的帮助而得以将身上淤积的废物全都清除了出来。单车,冰箱,电视机,废旧浴缸等等,一大串夹杂着腐烂泥巴的人类生活垃圾被井喷出来。

  这不禁让我想到之前看到的新闻:

  “菲律宾海域发现一头4.7米长的幼鲸搁浅死亡,在它的胃里竟然发现了80斤塑料垃圾:

  包括16只米袋,4只巨型香蕉袋,以及数不胜数的塑料购物袋......”

  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每年因塑料致死的海洋生物多达1500万。

  再比如说汤婆婆的儿子坊宝宝。

  汤婆婆是典型的资本家形象,她拥有强大的魔力,秉持金钱至上的信念,对谁都冷血冷情,所有人在她眼里都是行走的金钱。

  如果说冷血的汤婆婆对谁有真感情的话,那就一定是她的儿子坊宝宝了。

  汤婆婆对坊宝宝十分溺爱,可谓是千依百顺,生怕他受到伤害。甚至不肯让他出门,告诉他外面到处都是病菌,用魔法制作了人工太阳和月亮日夜更替模拟真实环境。

  

  于是坊宝宝长成了一个拥有巨大身体但外形却是婴儿的形象,他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常识,性格任性,用哭闹解决一切问题,甚至无法自行站立。

  宫崎骏用这个形象讽刺了许多家庭的教育行为,表示他们所培育出来的只是一个个巨婴。

  再比如无脸男。

  这个角色可谓塑造得相当经典。

  无脸男一直被排斥在汤屋以外,他没有朋友,不贪图享受和物欲,象征着最初始的人性。

  正如现代社会一样,越是这种单纯纯净的人,越是要被社会所排斥,不受象征着现实社会的汤屋待见。

  直到一天他遇到了善良的千寻。

  千寻主动和他亲切地打招呼,让无脸男对千寻产生了极深的感情,为了报答帮助千寻,他决定潜入了汤屋暗中帮助千寻工作。

  无脸男潜入汤屋的这段时间,体会到了汤屋的各种利益链条、人情世故和生存法则,他明白了金钱能够让自己一跃成为人上人。

  于是无脸男变出无限多的金子,发现自从他有了金子,汤屋里上下所有人都一改常态对他无比热情,卑躬屈膝。汤屋几乎所有人的追捧,让他的内心变得开始膨胀起来,无脸男纯净的内心开始变得虚荣,狂妄。

  无脸男简直是人类社会里每一个人性本善的然而迷失方向的人的缩影。

  他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话,总有一天,善良天真甚至愤世嫉俗的我们,在社会的无情中、在熙攘喧闹的人流里逐渐听不到自己心里真实的声音,最终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就像千寻所说,这个人在汤屋里,就会变坏。

  虽然说是现实的寓言,但其实宫崎骏并没有很用力地去渲染社会的残酷。

  相反,他透过千寻的眼睛,向我们不断展现这个残酷的世界里随处可见的温暖,以及这温暖背后蕴藏着的,能够改变世界、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力量。

  宫崎骏曾说:

  “创作一部动画也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慰藉着那些失去勇气的、与残忍现实搏斗的灵魂。”

  

  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喜欢宫崎骏的动画,喜欢《千与千寻》的理由。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这样一段从恐惧甚至恐怖开始,却最终走向温暖的成长旅程;我们都希望自己不在这个欲望的世界里迷失,坠入滚滚红尘,却仍不忘初心;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像千寻一样,或许会害怕、会犹豫、会彷徨,或许四面受敌、深陷困境,也不会忘记热烈地去爱、去燃烧自己,勇敢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去爱每一个人。

  

  所以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千寻啊,因为你和我,每一个我们,其实都是她。

上一篇:《流浪地球》在美上线,部分内容却遭消音……网友们吵翻天
下一篇:无敌破坏王2 IMAX是中国特供?观众不应该为中国特供买账!!!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