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将成为2018年的评审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3-06
手机版

  2018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即将迎来它的第 40 周年。

  它由 Jay A. Pritzker 与妻子发起,由凯悦基金会赞助,参选程序和奖金设置都参照了诺贝尔奖,每年会为大奖得主颁发 10 万美元奖金。尽管成立时间不算长,但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在行业内最负盛名,名声压过了更老牌的“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

  过去 30 多年里,它选出了不少名副其实的建筑师,一部分原因得归功于眼光独到、下手精准的大奖评审们。

  普利兹克评审评委会一般由 5 至 9 人构成,不仅限于建筑师,还包括那些在各自领域均有地位的专业翘楚。此前曾担任评委会成员的人除了菲利普·约翰逊、弗兰克·盖里等著名建筑师——他们分别曾担任过 5 年和 8 年评审,也有包括商业、教育、出版和文化范畴等领域的人员:比如像维多利亚·纽豪斯这样的建筑史学家。

  最近,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建筑师王澍和巴西驻日本大使、建筑评论员 André Corrêa do Lago 被列为 2018 年普利茨克奖评审团成员。

  评审团每年都会进行人员更替,以保证平衡性和公平性。这两名新加入的评审替换了此前两位评审: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规划院院长、华裔建筑师张永和以及作家兼编辑 Kristin Feireiss。

  王澍曾在 2012 年成为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籍得主,当时评审团的评价是,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延续性和重振传统的精神”。但他一度被视作中国建筑圈的异类:性子狂、喜欢用便宜的材料、在一群中国官员面前讲话时质疑“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体制。

  他的直言与大奖加持为他带来了声望和年轻人的追捧。张永和在任评委时,这样评价王澍的代表作宁波历史博物馆,“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元素在当代文化中的活力,让我们知道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他称赞王澍的敢言:“在今天的中国,能像王澍那样对抗市场的压力、坚持独立的价值观,不容易。”

  宁波历史博物馆

  “评审团负有重大责任……我希望能与他们分享我对中国和亚洲语境的理解。”王澍说。

  而 André Corrêa do Lago在担任巴西驻日本大使以前,一直在建筑规划和建筑批评领域工作,此前还担任 2014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巴西馆策展人,倡导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在建筑界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时期的领域内优秀人员众多,他们被选为评审团成员,其中一个因素在于国际多样化的考量。此前普利兹克评委会由于缺乏多样性而受到批评——尽管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一位在世建筑师,表彰他们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但大部分奖项都被授予欧洲男性建筑师。

  “正当我们在迎接第 40 届普利兹克奖时,André Corrêa do Lago 和王澍的加入体现了得奖者和评审团过去到现在一贯的国际多样性。”凯悦基金会主席 Tom Pritzker 表示,“从不同角度来说,两位对建筑领域的贡献,让他们成为评委会的理想成员。”

  题图来自:flickr

上一篇:欧洲告急!欧盟办公室发现2例新冠肺炎病例,法国宣布征用口罩
下一篇:研究生扩招!将对财会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