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主题展览6月29日正式开放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1-06-30
手机版

6月27日,中共北京市委就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览将于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北大红楼外景。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31处革命活动旧址分为3类打造提升

张爱军介绍,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由此形成了以北大红楼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群。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去年3月以来,北京市统筹规划了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这些旧址主要包括1915年至1923年6月期间,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31处,根据旧址实际情况,北京市将其分成重点保护提升、一般保护提升以及维持原貌立牌存念三类,进行打造提升。

6月1日,除北大红楼外的旧址(具备开放条件的)已全部正式开放。

北大红楼疏解与旧址保护利用无关功能

张爱军介绍,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包含疏解腾退、文保修缮、办展、周边环境整治、内涵研究和文艺精品创作等6个方面。

以北大红楼为例,疏解与旧址保护利用无关的功能,实现整体面向社会发挥教育作用。同时,编制实施保护修缮方案,适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丰富的展陈手段,使文物旧址焕发风采。编写出版《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8本)。

周边环境整治方面,北京市结合贯彻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和老城整体保护,推进实施旧址周边200米范围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文艺精品创作方面,策划推出电影《革命者》、电视剧《觉醒年代》和《长辛店》、京剧《李大钊》、纪录片《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系列文艺精品,全方位多样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

相关旧址打通网络预约平台

张爱军表示,经过保护修缮,革命旧址恢复了原有历史风貌,硬件设施得到全面巩固提升,怎么样管好用好,是后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北大红楼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主题展的日常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同时,北京市统一对“1+9”系列展览的讲解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讲解员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按照同一标准、内容联动的要求提供优质讲解服务。

同时,北大红楼牵头联合相关旧址,建立开放接待合作机制,打通网络预约平台,共享信息和资源。

■提醒

北大红楼主题展览每天预约限1000人次

张爱军介绍,根据工作安排,“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览将于6月29日(星期二)正式对外开放,每天以预约方式,安排1000人次参观,其中,上午、下午各500人次。每天开放时间为9时-17时,逢周一闭馆。近期以机关单位有组织参观为主,后续将适时对社会单位和个人开放。

预约电话:010-52208928或52208929。

■回应1

北大红楼主题展览有何特点?

打造“故事盒”,注重细节打磨和微观呈现

在回答“北大红楼主题展览有何特点”的问题时,张爱军介绍,“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览是北京市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筹办的“1+9”展览体系的核心。

展览有6个部分、19个单元,共计67个展室,展出珍贵历史图片958张、珍贵文物史料1357件、艺术品40件、珍贵音像13个、场景再现25组。

展览打造“故事盒”,注重细节打磨和微观呈现,如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分别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报纸阅览室等6处旧址进行精心复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悟先辈的革命足迹。聚焦重点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精选展出李大钊《狱中自述》、毛泽东蔡和森建党通信等重点文物数十件;展出全部63期《新青年》杂志、多版本《共产党宣言》、全套《共产党》月刊等重要文物史料。

作为公共展览空间,便民性至关重要。张爱军介绍,主题展览是在国保单位内举办,在有限的空间内,北大红楼设计设置参观流线图、指示标识,开发明信片、首日封等纪念产品,开设书店和文创服务区,尽力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

同时,在分时段安排专业讲解基础上,在一些展室开发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及其他旧址情况。

■回应2

北大红楼如何“修旧如旧”?

坚持最小干预,对修缮部位反复论证,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红色地标。如何在修缮保护工作中实现修旧如旧、延续历史风貌?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副司长彭跃辉介绍,在方案设计阶段查阅了大量的北大红楼历史照片、图纸和档案,分析并调研了北大红楼原建造公司——中法实业公司和义品公司所设计建筑的手法,考察了北京周边同时期同类型历史建筑的特点,保证维修工作有史可查。

同时,系统梳理历次修缮工程的重点、措施和做法,特别是对参与过1961-1962年修缮工程的文物专家进行了回访,细致考证北大红楼的原形制、原工艺和历史原貌。“大到街区环境、小到墙缝修补,让维修工作有据可依。”

“我们对北大红楼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体检’,对地基、墙体、木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开展了专项检测,尽可能摸清旧址建筑的保存现状和安全隐患。”彭跃辉介绍,坚持最小干预,也是修缮过程中的一大特点。

坚持现状整修、局部加固的总体思路,对修缮部位在反复论证、对比试验的基础上遵循原工艺原做法有序施工,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比如对开裂、损朽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木构架进行替换或加固;对表面酥碱微风化、弱风化的墙体不替补不更换,对墙面酥碱处进行封护,延缓病害发展,留存岁月痕迹;对瓦面有微残损、小残损但不影响使用的红瓦不更换。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和文物专家的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召开了100多次专家会、论证会,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彭跃辉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日常养护和精准管理,抓紧对北大红楼游客承载量的研究论证,常态开展文物安全监测,重点监测文物结构安全、风险敏感区域和游客影响,及时评估病害风险,前瞻谋划应对措施,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北大红楼红色资源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声音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将革命活动旧址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与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重点民生工程相结合,制定方案、整体推进、同步实施,统筹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

比如北大红楼周边环境整治,统筹减量周边各类设施,原有36根公安交通杆“多杆合一”减少至14根,11台大型箱体“三化”整合为6台,还原建筑肌理,呈现革命历史感。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谢国民

东城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觉醒年代》中呈现的建党初期大部分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东城域内。

东城区依托“党史e起学”微信小程序,将区域13处革命活动旧址、52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的重点点位“串珠成链”,打造“觉醒年代”“光辉足迹”“历史记忆”“文人志士”“日新月异”五条党史游学线路,让党员群众在游学中传承红色基因。

——东城区委宣传部部长 赵海英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摄影记者 王贵彬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上一篇:29名同志获“七一勋章”, 山东籍2人!来看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
下一篇:济南新打掉涉恶犯罪6个、破获案件29起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