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骞明学:提高认识,轻松应对网络教学|战“疫”下的网络教学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 骞明学

近期,因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开学继续延期,网络教育还需再持续一段时间。由于网络教育师生不见面,教师往往无法直接感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互动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教学准备时,要科学设计教学和学生任务单(作业单)。网络教学方式与常规课堂在内容设计、教学互动、课堂检测、作业布置等方面息息相关,教师在准备网络教学内容时,注意灵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真正理解和明确教与学的关系

网络环境下,面对着的是虚拟的学生,网络信息传递的多为图片、声音或者实时视频,但是教师却不能迅速判断教育成效。其实,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和应对措施,那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主动学习的人才能应对未来的新知识的挑战,一句话总结就是: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线上课堂更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在编制网络教学设计时才能更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任务,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因此,多编制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自我认知的内容效果更佳。以现行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二的教学为例,在讲授第一章内容前,首先要重视本章开篇的几个重要问题。简单导课后,可以问:曲线运动很复杂,如何化繁为简?并让学生思考:在我们常见的多种曲线运动方式里,你认为哪些运动方式相对好理解,值得研究?为什么?

二、要明确知识性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

新时代背景下,追求知识目标达成和促进能力目标的实现并不冲突,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知识目标的达成是基础,学科能力的形成是学科教学的终极目的。因此,教学设计中编制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思维冲突型的问题来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教育意义会更好,能力提升会更快,从长远看,更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课,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然后上课时再提问:平抛运动看似复杂,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检验学生的阅读和分析理解能力比本节知识的获取更重要,只要他们理解了教材的处理思路和数据处理方式,就是最大的收获。而本节所学会的处理平抛运动的具体技巧,通过课后的作业再进一步巩固。

三、要处理好统一要求和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花有千万种,花期各不同。所谓的“学困生”,排除掉个别确实基础不过关外,多数人不一定就完不成学习任务,他(她)们仅仅是比其他人慢了半拍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和制定任务单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多设台阶性问题,耐心地引导他们的思维发展。只有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差异化的学习习惯,才会编制出符合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任务单。如在第二章第一节《怎样描述圆周运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回忆我们为了研究直线运动规律都学过哪些物理量?是怎样精确的利用这些物理量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然后再提出:由于圆周运动的特殊性,前边的这些物理量已不能准确描述物体做这种周期性运动的特点,怎么办?学生自然能理解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与以往运动物理量的区别。同样,在处理本节内容时,要教会学生真正理解这种运动方式的“周期性”特征。为便于学生理解,网络教学时,多推送一些圆周运动的视频或图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深学生对圆周运动的感性认知。

四、要处理好教材知识体系与章节内容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间断性和遗忘习惯,多数学生埋头于具体一个个知识,却不能及时把握知识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个现象在基础年级很普遍。我们都知道,知识网络的构建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建议在备课和编制学生任务单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可以利用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来强化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如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知识树”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任务,可以让学生独立绘制本章或本单元的知识树,让知识网络化,也应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改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

五、要处理好教学进度与教学实际的关系

由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发生了些许变化,学生的自律性比平时的教学更难以及时得到纠正,特别是基础一般的学生更容易因为跟不上节奏而思维脱节,所以网络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能给更多学生发言和任务展示的机会,并适度降低梯度和难度,循序渐进,慢起步,更加细致的维护学生的成长,教学才会更加有效。多鼓励、多引导,甚至需要随机应变地缩减本节课的知识容量,等待学生真正理解。后期学生适应了网络教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之后,自然就可以相应的加快进度,教学任务的完成应该可以得到保证。

六、要处理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所谓的“好学生”,无一例外都具有良好学习的习惯,能非常自律的提前完成预习,课堂能积极与老师互动,笔记科学规范(不是指很完整),勤动手,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并加以改进,作业也能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以高中物理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注意培养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1.提前预习的习惯。2.绘制知识网络的习惯,要知道本节内容或本章内容前后的关系,并把它与自己大脑中的知识链加以对比,明确自己理解上是否有偏差。3.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4.锻炼规范性表达及个性化描述能力。5.多做示意图的习惯。6.发现习题考点和总结相应技巧的习惯。7.勤于总结的习惯。8.锻炼学生“走完最后一公里”的意识和习惯。物理问题往往要借助于数学工具来解决,数学工具的使用务必要准确、熟练和彻底,如三角函数的使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几何关系判断(电磁部分),方程组的解法(运动学和力学部分),都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尽力做到算到最后一步。

网络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别无二样,我们在不断适应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研究教与学的深层次规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尽快适应。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契机,因为未来学生面对最多的就是网络化学习之路。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上一篇:网上教育兴起,老师们紧张吗?怕不怕失业?
下一篇:网络教育文凭含金量不如自考,有用吗?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