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70岁寿命关键期,最怕三种病!少吃3物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1-05-01
手机版

人到55,马上步入“花甲之年”,身体和心态都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很多人55岁之后,就感觉大不如从前。

其实,55岁以后是寿命关键期;过了55岁,最怕三种病!怎么做才能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寿呢?这里有一份特制的健康指南,年过55必看!

55岁后是寿命关键期,最怕三种病

第一

心血管病仍是头号大敌

60岁后,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患病率达39%,其死亡率也急剧上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北京电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谢文丽表示,心血管疾病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危害尤为严重,尤其中年人一旦发生心梗,猝死可能性更高。

如果在长期熬夜、吸烟、情绪激动后,持续出现胸痛、胸闷、冷汗等,应尽快就诊。

第二

骨折是“第二杀手”

在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因骨质疏松会遭遇约37万起骨折事件,60岁后发生率急剧升高。

全国膝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关节外科主任王振虎教授指出,饮食不均衡,接触阳光少,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

所以,很多50岁出头的人,稍稍运动就觉得腰酸背疼,膝关节酸软,脚步虚浮,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第三

老年痴呆症来袭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之后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仕福教授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约为7%,这就意味着100个老年人中有7人患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成倍增加,65岁后增加到10%,80岁后会超过30%。

渡过关键期,活过100岁

古人经常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从医学角度来讲,45岁到59岁是身体机能更容易出现问题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身体新陈代谢开始缓慢,脑细胞的数量也开始逐渐减少且不再恢复。

可谓是人生健康的关键时期,如果保养得好便会如年轻人一般越活越年轻;如果保养不当,不仅疾病缠身也为生命埋下隐患。

一、45岁后要少吃这3物

腌制食物

腌制的食物风味十足,但是这类食物,对于45-60岁的人来说,这种食物会增加肝肾脏的负担,还容易引发高血压、高尿酸等问题。

油炸食物

油炸的食物,首先是易上火,其次是高脂肪,这类食物尽量少吃。因为,它们除了易于导致肥胖外,还是导致三高元凶。

霉变食物

节俭是我们的一种传统美德,但霉变的食物可能潜伏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对于人体是有害的,轻则食物中毒,重则导致癌症。

二、45岁以后多做这3事

1 顺应四时而作息

顺应四时,就是按照年龄、四季、昼夜的特点作息、运动、吐纳。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洪昭光教授也指出,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

另外,建议在每晚亥时(9点至11点)休息,子时(11点至1点)入睡。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而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

2 吃粗粮,少食多餐

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能起到辅助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作用。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表示,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

另外,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保证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不妨采用“少食多餐”法,一天分5~6餐进食。

3 “好”老来乐,“好”老来俏

在变老的路上,要把自己当个“宝”。

做个简单而又幸福的人,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不为往事而忧,不为过去而扰,不斤斤计较,不讨好他人。

人到中老年适度“老来俏”不仅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的需要。白发一经染黑就显得年轻许多;胡子勤刮可使颜面保持整洁,容光焕发。

老来俏不仅美化了自己、增添精神,而且也美化了社会,成为一道“夕阳风景”。还利于社交活动,益于身心健康。正如谚语所说“老要时髦,少要乖”。

永远记得,照顾好自己,才是这辈子的头等大事。

55岁以后是寿命关键期,过了55岁,最怕三种病!这份特制的健康指南,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寿,年过55必看!

不妨将这份指南发给身边每一位年过55的朋友,祝愿大家都能健康活过100岁!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全国55%新冠疫苗为近一个月接种
下一篇:临沂大学“四五六三”管理机制保障青年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