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随意撕毁赠课承诺?老母亲们怒了!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0-04-27
手机版

卖课的时候,把赠课算进课时,拉低课时单价,以吸引家长购买大课包,有些家长甚至因此囤了数百节课;然而,等交易达成后,赠课说取消就取消。

家长当然不接受,要求机构继续履行承诺,但机构方要么甩锅给一线的销售,称非公司层面政策,属销售个人行为,要么以这是福利,未写进合同,有权更改为由,拒绝履行。

这就是近些天,某在线英语教育机构的家长们正在遭遇的事情。

这群家长明明感觉受到了欺骗、伤害和损失,可他们仿佛就是不占理,处处都是死胡同,至于维权,更是难有实质进展。

在黑猫投诉平台,该机构集体投诉事件,冲上了最热投诉第二。

1、步步退让的家长,最终退无可退

鱼sir发起的“星庐家长圈”里,有多位报名了这家机构的家长。4月13日,鱼sir在一位家长的帮助下,进入了几个维权群,群内已有超500位家长。

根据群中家长提供的截图和信息,鱼sir将事情先进行简单还原:

该教育机构此前推出一个分享政策,向家长承诺,家长只要每月按照要求将相关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就可获得8000积分,这8000积分可兑换一节1对1的主修课,价值约140元。

分享的要求不低

“8000积分兑换一节1对1的主修课”,这个倒一直没变过。但家长获得8000积分的方法、时间变了,而且变得有些离谱。

一开始,家长每个月根据任务要求分享朋友圈就可获得8000积分=1节主修课。

期间,不同家长,不同时段,分享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家长一个月分享一次就可获得8000积分,有些家长则要两次,不过大部分家长觉得只要保证每个月有一节赠课,细则的变化能接受。

但最近的变化却超出了家长们的接受范围。

鱼sir加入的一个维权群群公告内容

多位家长发现,从4月1日开始,每次任务完成,积分降到只有1000,一个月2000,按此,4个月才能累积到8000,进而兑换一节主修课。

也就是说,现在4个月才能获得一节赠课,一年从12节课降为3节课。

不同家长,做任务获得的积分不同,但4月1日开始都降为1000。

如果单单看事件的后半段,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是赠课,机构当然有权更改玩法,家长薅羊毛还薅得如此理直气壮?!

可把事件看全了,鱼sir发现,是家长被机构玩了。

我们看看事件的前半段。

在维权群内,家长们反映的一个共同点是,该机构老师在向他们推介课程时,会有意将赠课加进整个课包后再计算课单价。

按把赠课加进去算,如果买一年的课包,每个课时的价格会被拉低不少,该机构老师会帮家长把这笔帐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长也会因此,更乐意囤课。

这家机构擅长利用家长的痛点,进行销课并宣传,他们知道多数家长在乎赠课,因为赠课的含金量不低,是一节主修课,因此能刺激家长囤更多的课,他们更加清楚,家长们为了获得赠课,会不遗余力地分享,帮机构免费宣传。

前文提到,这家机构对于朋友圈的分享要求并不简单(如图),他们在尽可能地榨取家长的宣传价值。

日积月累地,家长们潜意识里,其实已经不视赠课为赠课,更不是什么额外的福利,而是“花钱”买的一节课,只是买的方式不同罢了。

最直观的是,家长们通过买更多的课,以及在朋友圈按时按要求分享的方式,来“支付”了这节课。

它的性质并不是一节纯粹的“赠课”。

它成了一种手段,机构和家长通过它,达成了彼此的目的。

如今,机构打破了其中的平衡,并且大有要拉着家长一起承担自己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趋势。

从根本上来说,这次事件不是简单的一个什么福利、赠课活动,它关系到家长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计划,涉及的金额也不容小觑。

比如,原来的赠课数(一年12节)和后期减少的赠课数(一年3节),算下来前后拉开1000多元,这对有些家庭而言,并不是小数目。

按照正常逻辑,家长们不可能对这样的改变不痛不痒。许多家长,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

他们自发组织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不过在维权过程中,遭遇的阻碍不少。

比如,有些投诉机构表示超出自己受理范围,有些则迟迟不予回复。

最大的阻碍是,这个“赠课”没有写进合同,机构方显得更在理,他们或不承认或甩锅,或认为自己有权更改政策。

双方争持不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家长处在弱势方,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没有专业的法务团队,尚有数百节这个机构的课程未上完,显得更加被动,也难以准确评估真正的利弊。

不过,能确定的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少家长意识到,一味地退让或安分守己未必能保全自己的权益,有时候,生气和反击才显得更有力量。

只是,这场“战斗”,并不好打。

2、教育行业、信任危机四伏

针对这个事件,鱼sir认为其中的逻辑非常清晰:

卖课前,机构把做任务赠课放进去,并和家长强调,哪怕这些没有被写进合同,那就是承诺,既然是承诺,就要履行到底。

如果,“赠课”是家长在买完课后,机构推出的一个活动,后期说取消,鱼sir相信,家长们不会有任何疑义,顶多遗憾一下。

二者的性质显然完全不同。

鱼sir相信,多数家长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薅羊毛无理取闹,还是被套路了,不得不维护自己的应得权益。

想必机构也不会不明白这个差别,但他们为什么还是不惜冒用户流失、被大规模投诉的风险,单方毁约?谁给的“勇气”?

鱼sir分析,症结是整个行业性的。就拿分享赠课,后期毁约这个事情,鱼sir发现并非仅这一家机构。

这些机构如出一辙的操作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困境:近几年,在线教育机构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加上疫情影响,日子并不好过。

机构必须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似乎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家长身上开刀。

他们的政策自然也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变动的。

套路大同小异。

前期,新加入的家长,他们的朋友圈还有裂变价值,因此,分享朋友圈获积分,进而获得赠课,对机构而言可取,毕竟用几节课换几个新用户还是划算的。

但一个家长的朋友圈裂变价值有上限,基本分享个几次,就差不多了,再分享,不再可能给机构带来新的流量,于是,机构自然转向新的流量获取方式。

比如这次事件,有家长跟鱼sir反馈,在原来的赠课政策发生变更后,这家机构的一些老师给的回应是,老用户只要转介新学员,就能获得比之前更丰富的回馈。

没有了朋友圈宣传价值的家长,必须要直接拉新才行。

另外,有家长向鱼sir透露,这家机构会刻意将所有的赠课都放在最后上,即家长必须要把买的课时先上完,再消耗赠送的课时。

这里面的坑是,家长每次续课获得的赠课,会累积到一起,放在最后。

比如家长第一次付费买了一年课包获得12节赠课,期间续了一年的课时,又获得12节赠课,那么这累积的24节赠课,要在家长把付费的两年课程全部上完,才可上。

如此,家长只要一直续课,就永远没机会上到那些赠课。

这家机构通过付费课时加有效期,赠课无有效期,续费再送赠课,几乎锁死了家长的选择,最终达到让家长持续续费的目的。

要不是这次“赠课”事件,许多家长都未必意识得到,这其中的层层套路。

有位家长,选择退掉了3月份买的课包,准备把此前累积的赠送课时上完,就和这家她心目中的“好机构” say goodbye。

3、写在最后

有一点,鱼sir要始终提醒各位家长: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机构无论大小,都将面临经营上更严峻的挑战;类似取消赠课这样的事情,老实讲,可能还会层出不穷。鱼sir前段时间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疫情高峰过后,家长也许不得不面对一场新的战斗!

家长们要及时给自己打预防针,防止心塞变心梗

而最重要的是,关注机构动态,鉴别更多坑,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鱼sir还想说,写这篇文章,是希望那些投诉无门的家长们能够得到一些帮助,也希望机构能够正视问题、改善自身,而不是一味透支家长的信任。

毕竟,家长的信任才是一家机构长期生存的基础。所以,对于涉及到的机构而言,与其想着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倒不如想想,如何帮助家长们真正“解决问题”。

上一篇:近九成教育培训机构经营遭重创,转型线上保命不能只当权宜之计
下一篇:中国十大教育机构排名对比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