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民办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为何有人“叫好”?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0-04-17
手机版

随着高三初三学生的陆续返校,校外培训机构何时开放线下教学也受到不少家长关注。


从各地的规定看,大部分省份都明确,“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前,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活动”或者“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培训,不得早于当地中小学全部开学”。考虑到小学开学时间大多安排在4月底,因此,规定必须在小学全部开学后,才能开放培训机构线下教学的地方,培训机构线下开业,估计要4月底5月初了;而规定必须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全部开学后才能开展线下培训的地方,培训机构开放线下培训,得等到5月甚至6月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有部分家长和培训机构感到不解:有的培训机构是面向复读生、艺考生进行培训,也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何这些培训机构,一定要等到所有中小学开学之后才能开展线下培训呢?从疫情防控角度看,全日制学校的高三、初三年级已经开学,比全日制学校规模还小的、针对同样年龄段学生且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培训机构却不能开展线下培训,道理上说不过去。培训机构也可以分年龄段,根据培训对象,与培训机构的疫情防控条件开学。

而对于家长和培训机构让高复班、艺考培训班开学的呼吁,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所有培训机构就应该“一刀切”要求在所有中小学都开学后才能开业,否则培训机构就会打擦边球,恢复面向小学生的线下培训;还有人幸灾乐祸,称各地应该借疫情这个机会,让培训机构没办法再维持下去而实现关掉培训机构的目标。


关掉民办学校、关掉进行中小学学科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是近年来一些人开出的治理基础教育乱象的“药方”,他们把学生负担学业沉重,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的责任推给了民办学校的存在,和校外培训机构的逐利。这是因果不分,逻辑混乱的“乱开方”。关掉民办学校,由民办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学位资源,谁来补上?如果地方政府不能解决关掉民办学校后的学位供给问题,那会带来上学难问题。另外,就是地方的教育资源供给有保障,公办学校的教学就能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吗?民办学校存在的重要价值,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多元教育选择,也促进学校间的竞争。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根源不在于民办学校办学者,而是地方教育投入不足,对公共教育资源保障不够,以及教育评价体系,让基础教育整体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办学导向。治理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应该是地方政府履行教育投入责任,整体提高公办学校办学质量,同时改革评价体系,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问题也一样。不少人指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给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增加学生负担,也加剧家长的焦虑。但是,没有培训的需求,培训机构会产生并得到发展吗?不治理受教育者对培训的需求,而只治理培训的供给端,这并非“善治”。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应取缔没有合法资质的非法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机构合法经营,而对于有合法资质、依法经营的机构,则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要通过引导需求,如提高公办学校教育质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来减少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做到培训市场的规范、有序。


回到当前部分家长特别关注的培训机构高复班、艺考生培训班何时可以进行线下培训这一问题。虽然“高复现象”,与艺考生在完成艺考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专门的文化课复习,是有争议的,但是,治理“高复现象”,和部分学生出于各种原因选择高复是两码事,选择高复是学生的权利(现在的应届生,也可能成为高复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诉求,以及艺考生的特殊复习方式,不能完全无视。而从培训机构角度看,合法的培训机构既给国家和地方创造税收,又解决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任由培训机构因不能开业,没有收入,但要支付房租和员工薪酬进而办不下去而倒闭,也是不负责任的,不能轻飘飘地让他们关门算了。

概而言之,治理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不能把民办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替罪羊”。新时期的教育,要解决的是老百姓日益增加的接受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规范办好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是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选择。不能把教育投入不足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单一分数评价体系导致的基础教育竞技化责任问题,推给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要找准问题根源进行治理,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上一篇:警惕这5个经营困境,才能做好一家教育培训机构
下一篇:疫情过后,教育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石,你还缺少哪一个?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