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教学十大关键词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1-19
手机版

关键词一:教学工作会

2019年9月30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召开了升本后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校长杨宏做了主题报告。会议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打造特色,实施专业学科一体化发展,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金课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奠定基础”为主题,全面总结了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将“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分类发展、一流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和专业能力发展”等六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学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安排部署,通过坚持内涵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打造办学特色,努力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二:一流专业

学校在近年来实施专业分层分类发展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以“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为目标,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专业特色,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学校出台《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明确的申报条件和严格的遴选程序,经过专业汇报答辩,组织校内外两轮专家评审,最终确定推荐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物理学、音乐学、科学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专业申报省级一级专业。目前,上述6专业已由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关键词三:一流课程

学校在近年来课程建设综合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教育部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省教育厅相关工作部署,启动校内“金课”建设行动。学校出台《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各类课程建设专题培训,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扎实推进一流课程申报和遴选工作。目前,已立项通过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2项,遴选申报国家级、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各1门、国家级、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各1门、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学校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三级课程体系,现有合格课程1000余门、应用型课程112门、优质课程36门、混合式课程119门、对分课堂课程45门、网络课程1400余门。

关键词四:新师范

学校总结凝练百年师范教育,明确了“求真教育”师范理念,贯彻“求真知、悟真道、练真技、唤真心、育真人”师范生“五真”使命,践行“仁厚、质朴、担当、卓越”师范生素养目标,落实师范生“七个一”素养发展要求,即:“一腔民族情,一流好品格,一颗好爱心,一流好口才,一身好技能,一手好汉字,一生好身体”,培养师范生教育情怀和职业素养,确立了培养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教合一”的师范人才培养“新目标”,构建了校企协同培养“学习管理师”型师范生的现代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完善了专业化、卓越化、开放化、一体化、信息化的教师发展“新机制”,打造了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丰富和提升了师范文化内涵和教师教育质量“新标准”,探索出学校百年师范底色下“新师范”建设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五:师范类专业认证

学校近年来扎实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实施“134459”工程,努力实现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和省教育厅安排,学校于2019年初启动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成立认证领导小组,各部门协调联动,各师范专业积极行动,周密安排、精心筹备,经过两轮答辩和校内外专家遴选,确定了16个师范专业迎接省教育厅评审顺序。4月,省教育厅专家组进校摸底调研,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2个专业通过评审,同意参加2020年度教育部组织的二级认证;12月,省教育厅专家组进校摸底调研,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学前教育3个专业通过评审,同意参加2020年度教育部组织的二级认证。目前,学校共有5个师范专业通过省级评审,列河北省第二位。

关键词六:U-G-S协同育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顶岗实习支教,不断完善“三维四段”实践教学体系,逐渐构建起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U-G-S)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1月,隆重召开承德市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大会,举行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实验区、创新实验基地校签约仪式;7月,召开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推进会,共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大计,发布承德市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招标课题17项。目前,学校与承德市、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签约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实验区14个,签约共建创新实验基地校24所,建立师范生校外实习基地106个,初步建成U-G-S协同培养机制和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最近,又签约了11所优质民办中学作为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展了共同体合作发展空间。

关键词七: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以“师德为魂、能力为基、素质为要、发展为本”为基本理念,以培养一支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为根本,构建了“三三三”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实施“教师发展基础工程、教师发展提升工程、教师发展卓越工程、教师发展文化工程”四大工程。依托教师发展智慧空间站、未来教室等平台,精心打造引育结合、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发展培训专家团队,目前,已组建校本培训专家团队40人,校外培训专家团队18人。截至2019年12月,中心共举办各类教师发展活动48期,邀请到主讲专家共计249人,参与教师累计达3363人次。共组织三届应用型课程大赛与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评选出获三等奖以上教师101人;评选出校级教学新秀 10 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0 人、校级教学名师 3 人、选拔优秀教学团队 10 个,培育省级教学名师 2 人。12月,河北省教育厅开展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遴选工作,经专家组投票表决、网上公示,学校教发中心最终获批为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关键词八:转型发展

借助河北省转型试点校平台,参加河北省教育厅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集中调研座谈会,参加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校长联席会2019年年会,组织召开全校转型试点收官专题培训。利用委省共建平台,选派2名教师赴中南民族大学对口部门进修访学,取得了良好合作效果。依靠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平台,围绕教师发展、一流专业建设,组织2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专家进校,邀请专家14名,为促进学校教师发展和一流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1112233”工程,新增7项校企合作, 2019年,我校各院系共与30个地方政府部门、17个行业协会、14个科研院所结对,学校共申报464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7项,不断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谋划成立混合所有制行业学院,2019年20名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团体综合季军;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推动各项交流合作。新增与普洱学院合作,选派5名教师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访学,选拨35名学生赴对口帮扶高校交流学习,进一步拓展学校师生视野。

关键词九:教学改革课题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通过组织培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以教研水平提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本年度通过专题培训,共立项38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其中8项委托课题、6项重点课题,24项一般课题,组织申报10项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项省级英语专项项目,组织结项3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7项,其中一般项目5项,思政项目2项,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学校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校”,全国首家对分课堂试点校等称号。

关键词十:教学成果奖

学校将“师范底色、民族特色、应用型新色”深入融入教学,在凝练办学特色过程中着力培育优秀教学成果。2019年教学成果奖实现了数量、层次双丰收。组织申报13项国家民委教学成果评估,共有1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推荐申报5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共有4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苏国安教授主持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高校活态立体教学传承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民委与河北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两项一等奖。另有20项校级教学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这些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和获奖,为学校2022年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评上高级职称就离开讲台?90%还在一线,说法有失偏颇,打击面大
下一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考点“强化”和“惩罚”区分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