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国的基础教育不挨骂,虎妈的中西结合路线才是正解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3-21
手机版

我们的教育结构仍然有很大的问题,用责任和利益去做事,永远不及用热情和渴望去做事来得持久和深入。

今天是初六,遇言姐感觉已经蛰伏了一个世纪。

这个春节过得像是0.5倍速, 大家在家中蜷缩得还好吗?

我这里线下的工作全部停摆,孩子们的开学时间也推迟了,这几天,遇言姐干脆专心给大甜二甜辅导起了寒假作业。

顺便看了两个 中西教育对比的纪录片。

一个是 丹麦在2013年拍摄的 《丹麦9年Z班 vs.中国初三13班》。

一个是 BBC在2015年拍摄的 《中国老师赴英进行中国式教育》。

自从2013年,上海15岁组学生在以 阅读、数学、自然科学为主的 PISA测试中获得65个国家中的第一名,世界就开始聚焦中国的基础教育。

第一支纪录片,从 哈尔滨和丹麦各选了一所不错的公立初中,将两个国家同层抽样的初三学生进行横比。

面对同样的测试, 中国学生在数学上几何级碾压丹麦学生,丹麦学生在英语上几何级碾压中国学生。

其它的,在大家普遍认为丹麦学生更有优势的 创造能力、协作能力上,中国学生也更胜一筹。

虽然,中国学生的 性教育一片空白。

▲丹麦9年级的孩子做中国中考数学试卷平均分为30,这还是抽掉了超出丹麦教学大纲的题目之后的得分

第二支纪录片,讲的是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了 4周的中国式教学试验。

包括: 增加在校时间、严格课堂纪律、制造集体氛围,甚至连 升国旗、课间操、眼保健操都统统搬进了英国中学。

1个月后, 参加实验的英国班级,考试成绩提高了10%~20%。

▲丹麦大部分9年级的孩子不知道开方如何相乘,英国的孩子听到正弦、余弦同样一脸懵圈,而且也搞不懂光的反射角

作为一名中国观众,看到一些丹麦初三学生不会做百分数、英国中学生听到三角函数时哈欠连天,简直触目惊心、不忍直视,难免会觉得 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西方要好。

连 杨振宁也是这样说的:

在中国,一些人认为美国的教育好,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把中学生送去美国受教育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西方好?

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西方好,真的是这样吗?

遇言姐说,中西教育对比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

纪录片抽取的丹麦和英国的两所学校不能代表西方公立教育体系的全貌。

事实上,丹麦和英国都是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高福利国家。

如果是在美国取样,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同样是公立体系,美国由于学校资源与社会税收挂钩, 豪宅区的学校各种高大上,贫民区的学校犹如垃圾场。

如果与私立学校对比,那就更是天壤之别。

▲美剧《大小谎言》中,豪宅林立的湾区,公立学校资金充裕到媲美私校

BBC的纪录片播出后, 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就曾评论:

如果这5位中国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应该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很强,肯定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英国的8所精英中学占据了50%的牛津、剑桥录取名额

来看一下纪录片中丹麦和英国的两所中学。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

第一: 学生进度不一,分层严重。

优秀的学生可以 门门满分,数学达到 高中一年级水准。

后进生则停留在 小学三年级的程度,而且后进生的比例还高达 15-20%。

第二: 老师树立不起权威。

学生 迟到、睡觉、玩电脑、烧茶水、不做作业、胡乱插话,老师倍感烦躁却约束无力。

此外,纪录片也反映出了 3个国家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中国的孩子野心勃勃、目标清晰;

丹麦和英国的孩子自由散漫、甘于平庸、没有耻感、毫不焦虑、完全没有竞争意识,甚至会排挤、孤立学习好的同学。

丹麦的资深教师和教育专家都在反省现行的教育方针——

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只有合作和创新最重要。

如果没有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创新就是空中楼阁。

“不是因为感到快乐才开始学习,而是因为学到知识而感到快乐。”

无缝对接 虎妈蔡美儿那句: Nothing is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

在互相学习中寻找教育改革的方向

遇言姐看完这两则纪录片只觉得如鲠在喉、感慨万千。

我觉得这 两支纪录片的拍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示哪一种教育方式最好,而是在互相学习中寻找教育改革的方向。

遇言姐是在加拿大读的大学,孩子们也在加拿大上过小学。

我自己是各种学校活动、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做过家委会委员、体育俱乐部义工、童子军小队长,分门别类研究过各种夏令营。

遇言姐跟大量不同族裔、不同背景的家长交流过,也认识不少从小学到大学的老师。

我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 精英永远是精英。

能在一种教育体系中成功的孩子,同样可以适应另一种教育体系。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一塌糊涂,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如鱼得水,这样的孩子有,但很少。

▲丹麦中学和哈尔滨中学的孩子,都有提前做完阅读试卷的学生。丹麦学生的最高分还比中国学生高

第二: 没有一种教育体系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无论在哪个国家,公立教育的本质都是少花钱、多办事、以培养守法的纳税人为底线,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需要额外购买的。

▲大多公立学校都面临老师短缺的状况。虽然,西方一个老师管20几个孩子,貌似比中国的情况要好一些,但实际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关注仍然不够

第三: 西方的体制官僚起来比中国尤甚。

西方公立学校中有不少混日子的老师,由于工会的保护,学校没有办法开除这些不负责的老师。

校长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推给其它学校,为此甚至不惜在推荐信上写尽好话。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遇言姐觉得——

西方教育缺乏基本功训练,中国教育缺乏深入和热情。

前者只要下个狠心是可以调整的,后者是结构性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在丹麦和英国的两则纪录片中,我们只看到西方孩子的数学基本功很差,没有看到的是, 西方的教育体系是下不设防、上不设限,下海赐你拨水针,上天借你登云梯,尽力达到因材施教。

以枫叶国为例子。

同为公立系统,小学各有特色,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倾向,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按需入学。

除了普通小学外,在语言选择上,有 英中、英法、英西双语小学。

在学习重点上,有 科学特色、艺术特色等特许公立小学。

在教学方式上,有 强调纪律性、加大作业量的传统教育小学。

▲传统教育小学遵循古法教学,要求学生穿校服,做作业

此外,还有 每天上一节宗教课的天主教小学。

以及,需要 通过智商测试和面试的实验小学。

▲加拿大实验小学的入学IQ要达到130

就算是啥附加值都没有的普通社区学校,教学也不一定差。

为促进学校间良性竞争的年度中小学排名榜上, 入围一甲的总是几个历史悠久的普通公立学校。

▲中国不做小学排名,但是加拿大会做。图为加拿大某学校的历年得分

西方教育体系认为,孩子需要感受到适当的挑战性,主张及时满足孩子的能力和好奇。

美国和加拿大一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育局设有天赋儿童班。

由各学校的老师推荐,给有天赋,且不适应大众教学体系的孩子组队,进行小班授课,增加学习内容。

如果没进去天赋班也没有关系。

加拿大从三年级往上施行 混班制,允许单科跳级。比如遇言姐的侄子上四年级,但是数学课跟五年级一起上。

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分层更加明显。

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在高中课程之外加选IB、AP这些进阶课程。

听说有的孩子可以选到 9门AP,真真正正是能者多学,上不封顶。

而IB课程则是要么选一套,要么选半套,数学要学微积分,生物要做project,历史要写小论文,还要做满150个小时的 “行动和服务”,四年时长,十分辛苦。

选了进阶课程的孩子在半夜1、2点钟之前是不可能睡觉的。

如果想在西方做一名杰出的学生,你会发现 头顶上是没有天花板的。

而经过这套系统磨砺过的孩子,抗压能力、学术能力,不比中国学生差。

▲有些大学允许学生用进阶课程置换学分。高中修读过进阶课程的学生,还能节省大学学费和读大学的时间

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壤

形成自我生长的力量

所以你看,不管是英国的纪录片,还是丹麦的纪录片,更多显示了 西方基础教育的困境,但却 没有告诉我们,西方的教育体制具有很大的弹性。

而在这套机制之中推送出的精英,并不比中国少。

而且,说实话, 在宽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精英,较少功利性,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有热情、更加执着。

不会出现 李玫瑾说的,高考650分,困惑于自己该报什么专业;

也不会出现 高晓松说的, 清华的孩子问该去外企还是国企。

这也是为什么在知名大学中, 最具有研究精神的顶尖学生,往往是西方孩子。

前阵子,遇言姐读了 郝景芳写的一篇文章, 从宏观经济谈到未来孩子们应当具有的能力——生根。

什么是 “生根”能力呢?

就是 有深厚的根,能自己汲取营养,把自己培育成大树。

未来的中国,经济放缓、房价高昂,只有热岛、没有风口,平步青云的窗口会越来越少。

人们无法再靠着审时度势、上船搭车拿到时代红利,而是 必须发展出个性化、个人化,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壤,形成自我生长的力量。

一个人的“生根”能力,来源于自己在一个点上扎根的劲头,深挖的劲头,这个劲头的养成是漫长的。

缺少对自我的认知和生命觉醒的体会,一个人是很难获得这种生根的力量的。

而 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体制,不足以提供扎根生根的动力。

令遇言姐记忆深刻的一个观点是——

郝景芳说: 要允许孩子“虚度时光”。

同样一句话,一位加拿大的大学系主任也对我讲过,他说: 要让孩子感觉到“无聊”。

孩子只有在不被指定的玩耍中才能寻找到真正的个人兴趣。

但是,在前文提到的记录片中,中国学生每天学习12个小时,属于个人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留给他们“无聊”和“虚度”的时间太少了,不足以形成 成熟的自我认知。

▲为什么孩子需要unstructured play

近几年,媒体的风向逆转,一夜之间净是 对中国教育体系从批判到吹捧。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教育结构仍然有很大的问题,最根本的是, 这种教育体制会使孩子们缺乏扎根的动力。

用责任和利益去做事,永远不及用热情和渴望去做事来得持久和深入。

基础教育要怎么搞才好,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而在重重矛盾没有解决之前,家长只有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保留宽泛的视野、尽多开拓可能性。

遇言姐越来越觉得,虎妈蔡美儿那种 以爱为前提的中西结合路线才是正解。

上一篇:疫情过后,线上教育何去何从?线下教育将迎来春天
下一篇:商汤科技护航百区千校中小学,AI基础教育普及不“掉线”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