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迷信西方教育!论素质教育,中国人才是鼻祖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2-04
手机版

读书在敦伦,处世须循理

◆ ◆ ◆

文 |石禄生

01


诗经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该诗句道尽了为人父母至善至伟的护子之心。

古今中外,为人父母者,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在世道太平及儿女健康的前提下)最需要操心的莫过于儿女的两件事:儿时的读书,成年后的处世。



如果说古时尚有多元化的可能性,那么在今天的时代,子女的读书问题以及他们的“处世”问题,基本上算是不可动摇的育儿标准杆。原因很简单:

读书事关子女的心智成长与社会前途;而他们成年后如何“处世”,则关系到他们是不是走正道,走了正道还要考虑他们是不是人格健全、性格豁达或情商合格。

以上每一点,都跟子女的人生道路是否完满,息息相关。如此,做父母的,哪个不操心?

品藏天下牌匾馆,现藏有一对清代晚期的木质家训楹联,题写人李文田,清代书法大家,碑学名家。上下联分别是:“读书在敦伦,刻意词章非儒士实际;处世须循理,居心浑厚是我辈本来。”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这样一对形制瘦长的楹联挂件,显然用于古时大户人家的宅门悬挂或院落摆放,主人不仅用于自我警醒,还用来训示子孙。

而它的家训主题,恰恰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两点:读书与处世



我们先来看看上联,前面五个字开门见山地阐明了核心要点:“读书在敦伦”,后半句补充说:“刻意词章非儒士实际”

全句用通俗的话来说,大意可理解为:读书是本分之事,是一个人融入社会伦理、形成责任感意识的素养基础;刻意写出华丽的诗文辞章,其实并非读书人本来的目的。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妨思忖一番:这句古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哪里?

显而易见,它阐述了读书本该有的目的要义:让一个人心智成长,融入社会伦常。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不就是提倡“素质教育”吗?

要知道,该楹联的主人可是生活在科举鼎盛的古代社会,他能说出这种不带科举功利目的的读书主张,是十分了不起的。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唐,至清末告终,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而推崇读书知天下、习礼仪识常伦的儒家文化,又盛行了多少年呢?

以春秋时期孔子闻达于天下起算,至清末,差不多是两千四百多年。


可见,中国古人的读书主张,远远早于科举制;读书主张之精髓,更是远远超越了科举考试的范畴。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读书文化,本质上就是不带功利目的的,根本不是为了做官发财,那都是科举制度盛行并变异之后的产物。

更进一步说,中国古人的读书理念,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大力呼吁提倡却又无法实现的“素质教育”。

常有人拿西方的教育模式,来反讽中国人的教育功利化,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的人文思想观念,远不如西方。

殊不知,“素质教育”这种事,在中国古代属于社会共识,远超西方社会。

02


为了进一步佐证中国古人的读书行为不带功利色彩,我们只需关注一件事情:历史上绝大部分用来形容刻苦读书的成语。

譬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负薪挂角等,它们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隋唐以前,如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等时代,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发明选拔人才做官发财的科举制度呢。



悬梁刺股

也就是说,历史上这些读书刻苦者,没有谁是奔着985、211去的,到底读书后将来有什么实用性?他们也不知道。但他们就是觉得为人应该刻苦读书。

更难得的是,当时整个社会都在推崇这种读书氛围,要不然这些读书成语故事怎么会经推崇而变得家喻户晓?

倘若换作是今天的时代,恐怕早就有很多人在喊“读书无用论”了吧?


诚然,科举制度实施后,中国历史上也还冒出了不少读书人典范,比如宋代司马光的“圆木为枕”。

但有这么多儒家读书典范在前,我们还真不能说人家司马光就是冲着升官发财才刻苦读书的,笔者更愿意相信:司马光继承了前人的读书精髓,就是想读书提升自己而已。

北宋诗文大家苏东坡有诗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说,一个人就算身穿粗布衣裳,吃的是粗茶淡饭,只要读的书多,肚子里有墨汁,他的人生气质就是豪华版的。

瞧瞧,这才是中国古人真正的读书观。


清代理学大家朱伯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

那时候古代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客气地说,科举考试真的称得上是读书人唯一的出头之路。



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朱伯庐照样告诫后代:忘记科举考试,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做一个贤人。

然而说一千道一万,中国古人的“素质教育”读书思想,充其量只能作为我们今人的遮羞布。

在以高考为唯一读书诉求的今天,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已经被挟裹其中,人们已经忘记了读书的本来目的,学子们只为分数疯和癫,活脱脱就是古代科举制度的翻版,甚至脱离“读书”轨道得更远。


仅就今天的局面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素质教育”的层面,中国教育确实跟西方教育有差距,虽然我们的古人曾经是“素质教育”思想的真正发明人。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牵涉到太多的东西,家庭、社会、国家,都在其中,话题实在过于庞大,实非这篇小文所能承载。

但需要警惕的是,近些年来,社会上有不少重提“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当然了,他们说的“无用”,是站在读大学、找工作、挣钱的角度说的,确实有部分实事求是。



但是,人们最需要正视的是,切不可在“素质教育”的层面渲染“读书无用论”。

读书对一个人的精神影响,仿佛看不见摸不着,但读书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在,这种结论永不过时。

中国古人尚且知晓“读书在敦伦”,难道我们今人却不能参透读书的玄机吗?以此与君共勉。

03


我们再来看家训楹联的下联:“处世须循理,居心浑厚是我辈本来。”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循理”。什么是循理?

通俗地说就是依照道理或遵循规律。按照笔者的理解,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为人处世,要遵循世间的社会规律,不要蛮干。二、要遵从大家都认可的社会法则,为人讲道理。


第一层意思怎么理解呢?首先它强调的是为人处世的准则问题,这就很明了了。为人处世,就是跟社会打交道,跟人打交道。

我们知道,社会有社会的规律,它们是前人智慧的总结,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什么样的规矩不能破,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为人处世,循这种“理”,实在是很有必要。否则就容易陷入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坑中。

几乎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社会规律面前去冒险,更不希望他们去挑战约定俗成或经过前人检验的社会规律。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人之常情。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每个人都如此守旧保守,社会怎么进步?”这样想的人,应该是曲解了“处世须循理”的根本含义。

比如,合作关系中的“先小人后君子”、“亲兄弟明算账”,以及与他人争执时要遵循“打人不打脸”、“得饶人处且饶人”等,这种经过实践检验的处世经验,本身就是智慧,有什么好挑战的呢?

马云创建前所未有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华为研发5G网络,科学家发现量子纠缠。



诸如此类,都属于人们在社会领域或科学领域的创新或发现,其本质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革,也就不在“为人处世”范畴,所以无理可循。

所谓的“处世须循理“,专指社会关系层面而言。

我们再来看家训楹联下联前半句的另一层含义:为人处世,要讲道理



这其实也在前一层意思范畴之内,但笔者特意将它提炼出来,专指我们日常理解的狭义层面的“讲道理”。

狭义的“道理”,笔者的理解就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思想、观念、行为。

因为是道德范畴的,所以就有了是非之分。道德不是绝对真理,但它是社会共识,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心理和情感认同,所以家训楹联教导说为人处世要循这种“理”。


市面上常见有一类声音,他们动不动上升到真理的高度,来讨伐一些约定俗成或广泛认同的社会道德标准,显得义愤填膺。

首先他们忘记了一点,社会道德本身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他们的新主张也断不是真理;其次,所谓道德,只有社会广泛认同,才成其为道德。

因此,家训楹联说“处世须循理”,换成人人都接受的话来说就是:“为人处世,要讲道理。”



这里说的道理,从狭义层面看,就是社会道德标准。这点我们深有体会:跟不讲道理的人打交道,是何其痛苦之事。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人处世若不讲道理,后果会怎么样:

我们知道,小至学校,中至街头,大到社会,总有一些人是混混型人格的,直白地说就是混不吝,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常人都遵守的道德(道理),他们就是不想遵守。

处世不讲道理,发展到后面,这类人势必成为校霸、村霸、街霸、城霸等级别的大混混。



当然了,不管是小混混还是大混混,他们可能都或短或长“风光”过,也讨得过一些现实的利益。

但八年、十年、二十年过后,人们再回头看这些人,有哪个是结局好的?

由此可见,家训楹联教导子女“处世须循理”,毫无疑问是出于先见之明。楹联下联后半句说:“居心浑厚是我辈本来。”

楹联主人教导子女,为人要“浑厚”,这是人生大义也。

什么是为人“浑厚”? 笔者曾在《朱子格言启示录》中专门阐述过这样一句话:“范纯仁不言人非,郭林宗不为危论,吾人不可无此浑厚。”



有兴趣的朋友可重读一下:《朱子格言启示录:管住自己的嘴》,想必对为人“浑厚”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以上就是对家训楹联“读书在敦伦,处世须循理”的解读。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慨:读书、处世,真的称得上是为人父母对子女最为操心的两点。想不到古人都替我们考虑到了。古人的智慧,实在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上一篇:素质教育做起来不容易,日常中要如何来培养一个有素质的孩子呢?
下一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到底哪个好,本身就是伪命题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