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感谢素质教育让他碾压外省同学的985大学生,忘了家中的房子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1-01-25
手机版

正文之前,分享个段子。
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山东考生:“爸,我530,跟二本线差了20分。”“真没出息,别上了,滚上海打工去吧!”上海考生:“爸,我230,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回来帮我吧,今年又从山东招了不少农民工。”
笑了吧?来看这个段子有多现实。
01
前两天,在衡水中学资深教师@明珠絮语那里,看到一个故事。
是一个北京学生的自述,围绕着以下几点展开。
1、作者祖辈全是北京郊区的农民,父母通过高考进入体制内、进城;
2、作者家里有5套房子,2345环和6环各一套;
3、平时成绩很好,但高考考砸了,在北京上不了名校,只好去外地上了一个985;
4、外省同学说北京试题简单,挑了一套让外省同学去做,发现同学说的是对的;
5、自己的高中生活过得丰富而轻松,上大学后,发现自己从个人视野到学习能力方面,都能秒杀外省同学;
“除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这些大众常规运动,我们高中大家基本上都会学一到两门相对冷门的运动,高尔夫,垒球,手球,马球,冰球,击剑,射击等等。而有些运动,比如滑翔伞,BMX等极限运动他们都没听说过。”“大学里的大多数同学都没出过国,甚至连护照和签证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而我的高中同学基本上都有过至少2次的出国经历,甚至有人已经去过4、50个国家旅行了,还写了好几本游记,兼职在旅游网站上做攻略。”“在学习方面,自己边玩边学边挣钱,GPA轻松年级前10%,而一些外省同学虽然入学分更高,却有的还会挂科。”
这所有超越同龄人的优越感,都被这位同学,归功于北京的素质教育。
看完故事,给人的第一感觉,似乎是“哇,素质教育真好”。
可三秒钟之后,就会被现实打脸:
北京五套房,论资产,已经领先了全中国99%的家庭;试卷比外省简单,哪怕高考“考砸”了,还可以去外地的985,享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出国、玩高尔夫、写游记,见了很多的世面,甩班上同学好几条街,堪比游戏里的人民币玩家。
这自述里的每一个字,闻起来都是金钱的味道。
他感谢了素质教育,却忘了感谢北京家中,那常人无法企及的5套房。
撇开家境、地域、政策不谈,盲目吹捧素质教育的人,就是在耍流氓。
只要中国还存在“高考”这项优胜劣汰的选拔制度,素质教育就是悬在普通家庭头上的一场骗局。
02
举个例子吧。
有一则吵得很凶的新闻,是衡水中学进驻浙江平湖,成立“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
校方长远规划了从小学到中学的144个班级,预计招收6000名学生,还给出了丰厚的优等生奖励:
考取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考取香港大学、复旦、交大,奖励10万元,考取全国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国内名牌大学,一次性奖励3-5万元。
众所周知,衡中,一所以“魔鬼式”训练闻名的“超级高考加工厂”,是硬核应试教育的代名词。
以每年百名左右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以及被外界风传的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当然也备受争议。
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准军事化、标准化的管理,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而在素质教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的浙江,初来乍到的衡中,成了洪水猛兽。
有人开骂,衡水中学的教育方式,泯灭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杭州一校长直接炮轰,衡水中学到浙江开分校,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也直言:
衡水中学的基本做法,显然过于强调分数,把孩子很多时候还是作为工具来看待,所以它这所学校的运作模式,和浙江一贯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抵触的。
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澎湃新闻
官方态度不太积极,可在家长那一边,衡中的进驻,却像一颗深水炸弹。
学校未开先热,报名火爆。
有位父亲,连夜开了五个小时的车赶到衡中,用一句朴素的话,捅破素质教育的窗户纸:
“一个好的孩子只有上重点中学,才能上重点大学。”
言外之意,什么素质教育都是骗人的,只有高考分数高才是硬道理。
不说一张考卷定终身,对于你我一样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应试教育,就是最公平的那条出路。
衡中平湖学校法人代表肖佳兴,在官媒的采访下也证实了咨询和报名的盛况。
并且许下承诺,要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到最大,要像带研究生一样培养这些孩子。
外界的批评说就说吧,三年之后,成绩说话。
03
再举个例子。
2004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曾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一门选修课,叫“鲁迅作品选读”。
钱教授,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能在一所中学开课,实属难得。
南师大附中的老师对学生的宣传,也是实打实的振奋人心:
“你们都想考北大,钱先生是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很厉害的,现在你们去北大也听不到他的课了,因为他退休了。这是他头一次来中学讲课,非常难得,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学生和家长都很激动,钱教授第一次上课,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可不到一个月,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了2、30个学生。
钱教授难过了,是他讲的不好吗?当然不是。
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晓了答案:
“我们不是不喜欢听您的课,而是因为您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
从趋之若鹜的衡水中学,到学生寥寥的北大教授课堂。
这就是现实。
目前的素质教育根本无法契合每一个家庭,实际上它更有利于那些一线城市、中产家庭,换而言之,是有足够人民币支撑的家庭。
而如我们一般千千万万个,为那一口饭奔波,向那几两碎银子低头,费了千辛万苦把孩子供进学校的普通老百姓来说:
唯有考试,唯有分数,唯有成绩,唯有埋头苦读,才能期望着让下一代不要重走自己的老路。
说得再露骨些,真正有钱的富人和精英,甚至已经不需要高考这座独木桥。
因为真金和白银,可以为他们的孩子铺垫一层更直接更容易的浩浩坦途。
04
2017年,澎湃新闻去河北衡水中学采访。
有个从衡中毕业考上西南大学的学生说了一句话,很形象:
一条马路上,有人是乘车的,有人是靠双腿走的。
用腿走的人如果想要追上乘车的人,就必须努力奔跑,或许他们跑得慢一点,就再也赶不上车上的那些人了。
他把衡中的大部分人都形容成是“车下的人”,别人总会说他们活得太辛苦、学习模式太残酷,但正是这样的辛苦和残酷,才让一批又一批的衡中学子“上了车”。
同理,这个世上不乏在素质教育的政策下,考上好学校,拥有好前途的孩子。
但,应该只存在于金字塔尖的少数。
大多数人,大多数家庭,都是“车下的人”,活得很辛苦,感受着生活的残酷,靠着应试教育,才有了“上车”的机会。
前段时间,“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爆了。
网络将其释义为:
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依附于题海战术,擅长应试,迫于师长的压力与管教取得优异学习成绩,从而脱离小镇考入一流名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走入大城市后,他们自卑从没见过灯红酒绿,没看过美剧,没逛过漫展。
他们没有拿手的兴趣爱好,不懂得城市孩子手到擒来的冷门运动,没有了成绩的加持,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从而抬不起头来,自嘲为“小镇做题家”。
可我不这么认为。
高中毕业才18岁,正是接受能力强的年龄。
那些错过的电影、电视剧,那些所谓的热门展览,那些你想要培养的兴趣爱好,再了解、再培养都来得及。
如果没有应试教育,如果没有题海战术,你连见识到这个差距并努力弥补的机会都不会有。
你不必自卑,你已经站在改变命运的路口。
05
我不反对素质教育。
在某些方面,它有它的独到之处,也给予了很多孩子丰富的有特色的校园生活。
我反对的,是那些不结合实际,盲目吹捧素质教育的人,将其神话且无脑奉行,让很多家长和孩子走向误区,葬送一辈子的前途。
一味鼓吹不重成绩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当下最不负责任的谎言。
北京有无数条道路通往五道口,毛坦厂只有这一条路才能走出大别山。
而这条路,是素质教育给不了的。
不然,你想一想校长被喊话下课的南京一中?
南京一中校长被家长喊话下课的背后,是悬在普通家庭头上的一场骗局
有一个从陕西考入清华的学子,曾在知乎上描述了北京学生和外地学生的差异。
他说,北京在基础教育上的优势是外地人难以企及的。
一位高校招生办老师读完那篇文章后,留下了这个客观、冷静且公正的见解。
“这其实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是成长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但现在的教育差异化成为一种淘汰和筛选的工具,大学的层次、上什么样的专业成了社会分层的最重要依据,让教育承载了过于沉重的负担,而偏离了本质。我始终觉得,我们的社会和家长重视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出于被淘汰的恐慌。因此,重视程度高、投入大、资源多的地区和家长在竞争中胜出是必然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优胜劣汰。
不一样的教育资源,不一样的家境,不一样的录取率,不一样的政策下,赤手空拳的我们,拿什么跟出生在终点的人比?
如果你不是金字塔顶尖那5%的人,听一听素质教育的美好就行了,千万不要跟着瞎起哄。
督促你和你的孩子,拿起手边的书,认真学吧。
多嘴一句,
如果人民币玩家的素质教育真的全国推行了,那穷人家的孩子,将会彻底被这个游戏除名。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上一篇:教资考试重点—教育观&素质教育,轻松记忆!
下一篇:素质教育搞了20年还是不轻松?娱乐圈富二代频变赖二代?委员们提建议了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