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电影七十年:有一批超世界水准的影片您不曾看过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中国民族电影除了故事片、纪录片,还有一类称民族志电影,也称作人类学电影。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等,都会举办人类学电影节,会有大量影片云集放映。中国的民族志影片,常会使西方电影人学者刮目相看。因为从故事片电影工业上讲,中国电影制作水准还比较低,影片也很难获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而民族志电影却不输给世界,甚至有一批超世界水准的影片。这是中国电影值得骄傲的。

我国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是从西方引进的,而民族志电影学科,是中国独立自主建立起来的,是自主创新的成果。故事影片从导演的视角理解人物并叙事,称为“电影眼”;而民族志电影用的另一双眼:“人类眼”。

它是从人类的关怀,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对事物进行叙事和理解。“电影眼”偏重于艺术和故事,“人类眼”更强调真实,非虚构,关注的是跨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之间的相处之道。

在新中国建立后,由国家主导组织,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进行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记录电影”的拍摄,不论是摄制规模,还是作品价值,都堪称世界人类学电影史上的大手笔,为中国民族志电影举行了奠基礼。

西方人介绍影视人类学,言必称罗伯特拍的《北方的纳努克》非常老套,其实新中国建立之初拍摄的民族志电影,至少有十部拿出来可以摆摆“龙门阵”的。

2015年,北京民族电影展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一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其中的一个“百年影像”单元放映了一百年前英国人拍摄的《森林人》和中国影视人五十年前拍摄的《鄂伦春族》,以及二十多年前拍摄的《最后的山神》,十年前的《乌鲁布铁》,共四部影片记录了鄂伦春族的百年影像,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

这是一种极为奢侈的观影活动。在西方一些国家的博物馆,艺术影院,会专门放映这种纪录电影,而学校会组织孩子观看,作为影视教育的内容,培养人文情怀,培育审美意识。

这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内容里,是2019年才由教育部推进的,是借鉴了国际先进教育方法的。

欧洲中小学教育很早就设有“影视素质教育”课,而且长期实践证明,接受过影视素质教育的孩子,要比没有受过这个教育的孩子将来的情商要高很多。这个教育中,很重要的是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纪录电影,而不是打打杀杀低俗搞笑的故事片。

北京民族电影展将传统的民族题材故事片,扩展到纪录片、民族志电影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另一方面,将传统的人类学电影考察范围扩展到具有文化记录价值的故事片、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

这种电影文化的互动、学术交流,推动了以“电影眼”的影视手段表现文化人类学,实现非虚构的民族志纪录片在“真实与美学”上的平衡,同时也探讨:用“人类眼”的文化人类学情怀,丰富与深化故事片、纪录片创作的文学品质、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

这些年获奖的民族志电影,如《虎日》记载了彝族人用虎日盟仪式戒毒的行动,并达到了世界上戒毒高成功率87%,庄孔韶教授拍摄的这部影片告诉人类:在科学技术手段以外,还有一种可以如愿以偿的文化力量可用。

影片《凡尘净土》,由格桑尼玛、叶娟编导,记录了扎什伦布寺23位还俗僧人建立的村庄,呈现了十世班禅和十一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让世人感受流淌在血液里的藏文化之魂。

导演顾桃制作的影片《犴达罕》,直接切入美学表达,长时间构建的互信与人物少有的个性与鲜活,令人信服神往地呈现出驯鹿民族鄂温克人,正在经历的文化变迁:他们失去猎枪,用酒与诗画怀念逝去的狩猎生活。

导演郭柯的参展作品《三十二》,冷酷地用符号代表了人。用镜头记录了一位瑶族老妇人曾经的慰安妇。获奖后又拍了《二十二》,这部影片进入院线发行,获得过亿票房。

另一部展映影片《冈仁波齐》在院线发行后也获得过亿票房。而《喜马拉雅天梯》,则作为一部“极限纪录电影”,用当地普通人的视角纪录当下,以“当地话语权”叩问山神圣地,探秘时尚登山行为背后的文化信仰,以及现代性的悖论。

编导雷建军参展的另一部作品《一张宣纸》,记录了传统宣纸走向消亡的过程,体察喧闹世界的面对,而平静从何而来。

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2019年10月25日-28日在北京举办,入围电影二百多部。将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地点放映,召开研讨会。这个影展参映的电影,是一类真正的世界水平电影,您一定不要错过??

上一篇: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台芳:为教师“导航”,助东莞教研远航
下一篇:京东教育跨界核桃编程:首届未来之星青少年编程挑战大会圆满收官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