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确诊+11均在广东,疫情之下的广州高考怎么安排?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1-06-09
手机版

据国家卫健委5日消息,4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本土病例11例(均在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8例,其中境外输入25例,本土3例(均在广东)。

据广东省卫健委5日消息,4日0时至24时,广东省新增8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6例,佛山报告2例);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3例(广州报告)。新增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2例,佛山报告1例)。

即将到来的高考牵动人心。为保障高考安全,广州做了哪些部署?

七类人群分类管理

今年,广州有5.4万多名考生参加夏季高考,设置考点56个,考场1900多间,考务人员达7000多人。

在高考和本土疫情防控的“大考”面前,广州做足了准备。

6月3日,这5.4万多名考生按照要求参加了考前最后一次核酸检测。

据了解,今年每个考点的备用考场都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作为备用的隔离考场,以应对考生突然发烧等突发情况。全市为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考生准备的隔离考点20余个。

在人群管理方面,根据疫情防控的情况,广东省分类对待加强不同人群的管理,将人员分为七类人群:

第一类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的考生;

第二类是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的考生;

第三类是红码、黄码和发热考生;

第四类是普通考生;

第五类是社会考生;

第六类是考务的工作人员;

第七类是家长。

针对这七类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做足应对预案,对全体考生要求做到两个全覆盖:

一是考前14天连续健康状况监测和核酸检测全覆盖;

二是分区对待,加强区域管控,根据不同地区疫情防控的形势,分别制定防控措施。

普通考生会和密接、次密接考生在同一考场吗?

总体上看,今年广州的考生可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即普通考生、重点区域考生、密接考生、次密接考生以及核酸检测阳性考生,确保所有考生“应考尽考”。

在考点设置上,分为普通考点、隔离考点两大类。在普通考点内,又分别设置了普通考场、备用考场和隔离考场。按照考生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护标准和要求,不同类型的考生分别安排到相应类型的考场,确保轨迹上互不交叉、空间上完全间隔。

也就是说,密接、次密接考生集中安排在隔离考点,不会安排在普通考点。

对核酸检测阳性的考生,专门在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设置独立考场,最大限度保障考生顺利应考。

目前,广州市有一名高三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为了保证这名考生能顺利参加高考,医院专门设置了独立考场,还将配备专门的医生和护士保驾护航。

重点人群如何往返考点?家长能否送考?

据了解,重点区域考生、密接考生、次密接考生等,在往返考点途中采用专车、专用司机,明确车辆、司机的防护要求,确保闭环管理、规范防护。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考试结束后,考生需要持续进行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

今年家长能否送考?广州教育官方微博表示,建议家长尽量不送考。确有需要送考的家长不在考点外停留、不聚集。专车接送的考生,家长不能陪同。在校备考的考生,家长不要探望。

全方位“暖心”举措护航高考

除了在人员上进行分类管理之外,广州还采取了一系列“暖心”举措保障高考安全便利。

高考期间广州处于“龙舟水”降水期,虽无台风影响,但是受海上暖湿气流的影响,易发雷雨。

广州市气象部门按照市招考办的要求,不仅严密加强天气监测,及时发布预警和天气实况;同时,从6月1日开始给考务人员发送高考期间天气预报短信;并从6月5日开始,每天给全市5.49万高考考生发送7号到9号的天气预报和温馨提示短信,7号到9号发送频次将增加到早、午、晚三次等。

高考期间,广州警方将协助考点防疫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健康登记、卫生消毒、隔离设施等各项防疫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考期间的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健康。

广州公安户政部门将开启居民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确保急需用证的考生快速领取居民身份证。同时,考试期间启动应急服务机制,对考前发现居民身份证遗失等情况,户政部门将立即受理、立即审核签发、立即上传制证信息、加班制证,“一路绿灯”支撑保障考生用证需求,最大限度实现便民利民。

针对今年高考的特殊情况,广州根据考生需求定制“如约助考”巴士专线,为考生提供专属的出行服务,目前已按需制订13条专线开行计划,其余线路正在对接中;在此基础上,继续组织出租车企业开展“爱心送考”服务。

并且,在邻近考点的地铁车站、公交总站设置高考绿色通道,考生可凭准考证优先通行,并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和文具、雨伞、药品等应急物资,满足考生的不时之需。

此外,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宁静的考试环境,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将组织对市南武中学、第三中学等10个考场周边的40个公交站点和80余条线路实施临时调整,并严格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停工停产,减少噪音的产生。

来源:央视新闻、国是直通车?

来源:中国财经报

上一篇:最严罚款出台,在线教育能否烧出个未来
下一篇:专访人口经济学家张耀军:“14亿”的聚集地,未来会在哪里?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