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这项56年的社会实验揭开了残酷真相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纽约街头,两只狗狗惨遭主人遗弃。

这是两只干净漂亮的狗狗,它们被栓在一家倒闭的店门口,乖乖地坐在地上,无助的模样让人心疼。

狗狗的一旁放有一块板子,上面写着:

“我是狗狗的主人。我破产了,房子被银行拿去抵押贷款,无力再带着它们。求好心人能帮我照料狗狗,我真的负担不起了。”

繁忙的街头,形形色色的路人来来往往。

绝大多数的人只是观望片刻。有的会像看热闹一样,拍张照,发条朋友圈,然后便匆匆走开。

难得有孩子出于对狗狗的喜爱和好奇,会和狗狗玩一会儿,然后默默离开,或是被家长拉走。

几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任何人伸出援助之手,直到一个流浪汉经过这里。

只见这位流浪小哥蹲在狗狗身边。他先是陪狗狗玩了一会儿,然后盯着狗主人留下的话语看了看,接着拍了拍狗狗的头,起身走开。

过了十分钟,流浪小哥居然回来了!

原来小哥并没有丢下小狗!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积蓄,又现场在大街上向路人乞讨。

终于,他凑足 $25 美金,给狗狗们买来了狗粮和碗。

他双膝蹲在路边,给狗狗们喂食、喂水。

看到狗狗们开心的样子,小哥也开心地笑了。

机智的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么多细节的画面被拍摄下来,事情肯定不简单。

真相是:这是美国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做的社会实验。狗狗没有惨遭遗弃,也没有人破产,节目组只是想测试一下 “人心冷暖”。

真人秀节目组的两位小哥

在节目的最后,有这样三句话:

“帮助狗狗的他(流浪小哥)是如此富有。”

“拥有成功、比他更富裕、生活幸福的(其他路人),都无助于狗狗。”

“但无家可归的穷人,却能从口袋掏出仅有的钱。”

这个视频发到抖音上之后,得到 214.6万 点赞,更有三万多条评论。

其中获赞第一的置顶留言,简单明了五个字:

金钱的贫穷,和思维的贫穷

这个现实的社会,能有多残酷?

上面那个小哥和狗狗的故事,不管听起来有多温暖,背后都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

贫穷思维。

那些没有对狗狗伸出援助之手、比流浪小哥富有的路人,并非不是好人。

正因为其他路人并不贫穷,所以并没有 “贫穷思维”,或是这样的思维并不严重。

心理学家所说的 “贫穷思维” 主要是指:

当身边的金钱等资源严重不足时,我们会只注重当下的利益、当下最迫切的需求。

也就是说:流浪小哥可能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能对狗狗的饥饿和孤独,感同身受。

但这不代表:流浪小哥比周围没有帮助狗狗的人,心地更善良。

流浪小哥长时间、频繁地处于 “把自己一切的需求和满足,都聚焦在吃饱、穿暖、今晚有地方过夜” 这三点上。

所以那种迫切需求无法被满足的煎熬,他最能体会。

而正如抖音上的其他留言一样,不会陷入这种思维的人,除了心疼狗狗,还可能会想到:

“我给狗狗吃这一顿,狗狗也未必会有下一顿。”

“帮助狗狗之前,我要先考虑下自己的实际能力。”

“就像我平时不会给乞丐钱一样,这样会培养他们只要乞讨就可以得到钱的习惯,甚至滋生一些通过骗同情来讨钱的行为,而一辈子都不会去想其他出路了。”

“这样根本不是在帮忙,长远来看是在剥夺他们自谋出路的动力。”

帮一时,毁一世 —— 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长时间只聚焦于眼前的需求和满足,不会把自己的资源安排到 “教育”、“资金管理” 这种要长远才能看到回报的投资上。

长此以往,不仅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没能学习到,更恐怖的是,学习和成长的技能,从没得到提升。

你也许听过心理学上一个著名概念:

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一种 “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当下的满足” 的能力。

斯坦福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设计的实验,足以证明这一点。

Mischel 邀请了十几名幼儿园小朋友来到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有一张小方桌,桌上有香甜可口的曲奇饼、糖果、棉花糖。

Mischel 告诉小朋友:

一是,马上吃掉桌上的零食;

二是,等我回来再吃,到时候你可以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换做是你,能熬得住吗?

那份 “我现在就想吃、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的即时满足感,你延迟得了吗?

在 Mischel 的实验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最后做到了延迟满足。

而之后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这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今后上的大学、毕业后找到的工作、赚到的钱,都更多。

很可惜,贫穷思维越是深重的人,延迟满足的能力越低。

流浪小哥短短十分钟内乞讨来了 $25 美金 —— 这其实已经是不错的一个效率了,我们现在有多少人,时薪都没这个数。

但这 $25 美金,无论是这一刻为狗狗也好,还是下一刻为自己也好。

如果他都是 “只顾着满足当下的需求”,不懂得省一点下来、有机会的时候就再赚 $25、然后从这里头再省一点出来、去学习一门技能、去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那说真的:

不是老天爷和这个社会有没有给他一个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

而是就像那个斯坦福实验中的孩子们一样,明明有一个可以免费多得一块糖的机会,但也依然会和更好的结果失之交臂。

你可能会提出质疑:

可那个流浪小哥,又不是自己想当乞丐的!他可能只是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天生环境就不好!

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富人家庭,“马云爸爸” 不是挂在嘴边而是真的是我爸,我怎么可能还会有 “贫穷思维”?!

—— 你还真是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到底是贫穷塑造了贫穷思维,还是贫穷思维带来了贫穷?

一项长达56年的社会实验

英国 BBC 有部纪录片,跟踪 14 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长达半个世纪,堪称神作:《人生七年》。

从 1965 年开始,BBC 每 7 年就采访一次这些孩子,见证他们的 7 岁、14 岁、28 岁…… 直到 56 岁。

纪录片的名字,也从《7 UP》、《14 UP》、《28 UP》…… 一路播到了最终的《56 UP》。

这些孩子是 BBC 精心挑选的,他们来自英国由上到下的不同社会阶层,有的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的则家境贫寒。

纪录片的导演更是在拍摄初期就做出了预判:

这些孩子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将会决定他们的一生 —— 上层人士会继续留在上层,底层的孩子努力大半辈子都无法翻身。

这哪是拍纪录片,整一个社会实验嘛!

而实验结果也确实证明:这个导演说对了。

“贫穷思维”,正是底层孩子不得不面对的起跑线。

在高等私立学校就读的 Andrew 和 John,七岁时面对镜头就说:“我们每天都读《金融报》、《观察家》、《泰晤士报》”。

读这些深涩难懂的报纸,能给那么小的孩子带来什么眼下的好处和满足吗?

当然没有。

但他们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是为了:

“将来要考上好的中学、上牛津大学、毕业后成为社会精英”。

如果他们不是在英国,而是到美国的斯坦福去参加 Mischel 的实验,那他们一定是那能够延迟满足的三分之一。

反观伦敦东区、工人阶级的三个女孩子,她们总是聚在一起讨论 :

“我喜欢哪个男孩子,将来要嫁给谁,生几个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说工人阶级的女孩们还有 “将来嫁个好男人,自己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种指望。

那贫民窟的孩子就更可怜了,他们连 “梦想” 都不敢提,最大的心愿就是:

“我今天想吃饱饭、少被打、少罚站。”

以上,还只是这个纪录片的第一集。孩子们都天真烂漫,但阶层直接的差异已经非常明显。

下一个问题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国家整体经济水平都在提高。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会给底层的人民一些希望吗?

恐怕很难。

上层的孩子,从小父母就灌输给他们教育的重要意义,更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孩子们争取到了许多的成长资源。

—— 这样的家庭,不仅有教育资源,还有把资源分配给教育的意愿。

这些孩子长大后,做了律师,电视节目制作人,和他们的爸妈一样,过上了优越的生活。

反观中下阶层的孩子们,教育二字,和每天得过且过的作业是同义词。

能尽快完成作业、老师和家长不找他们麻烦、然后能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嬉闹、爬树、打架,就是眼下最大的快乐。

BBC 的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发展:肆意辍学、早早结婚、还没有规划地生了很多孩子、频频失业、靠政府低保过活。

他们之中,也有人到了中年才感叹到:“如果我小时候能好好学习,现在也就不会潦倒至此”。

然而现在说这些,可能为时已晚。

此时的他们除了要填饱自己的肚子,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

—— 这样的家庭,一方面资源缺乏,另一方面哪怕在资源配置允许的情况下,也没有把资源用在教育上的意愿。

还记得那个说自己从小读报的 Andrew 吗?长大后的他面对镜头说:

“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可以预见,长大后成家的他,也会把这样的理念再传给自己的后代。

而反观中下阶层的家庭,也许他们会想:与其每天买报纸,不如省点钱下来,一年可以多买不少面包呢~

这不是在嘲笑谁,是为了记录和刻画这个社会的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BBC 摄制组发现:

这半个世纪以来,英国的整体经济水平都在提高,国民总GDP 和 人均GDP 这两个数字都在噌噌噌往上涨。

然而 “人均” 这个平均值却未能代表社会公平:

20% 的富人手中掌握着 80% 的财富,而 80% 的其他人只能争夺剩下 20% 的资源?—— 这也正是著名的 “二八定律”。

但我想说,BBC 的这个纪录片教会我们的是:社会其实是公平的。

因为教育,真的有改变人生的魔力。

也正是教育,让 BBC 对这 14 个小孩的预测,产生了 1 个偏差。

在这 14 个小孩中,有一个农民的小男孩 Nick。

Nick 是一个农夫的儿子,他每天都要走三英里的路才能去到学校,家的周围同龄人很少,缺少社交的他十分羞怯。

面对 BBC 的镜头,Nick 也总是把腿高高地抬起,把头埋在双腿中间。

某天,一本关于宇宙行星的绘本,激发了 Nick 对科学的兴趣。

于是他的书看了一本又一本,而学校老师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邀请他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书本上学到的内容,这给他增添了难得的自信。

小小的他,内心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梦想:考进大学、将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为了实现这个要延迟十几二十年才能达成的梦想,Nick 除了勤奋学习,还要帮家里打工筹集学费和生活费。

他和同龄的小孩一样,也想出去玩,也想吃甜甜的零食,但他知道很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富人家的小孩可以上大学,我为什么不可以?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份梦想和坚持都没能带领 Nick 走出贫穷。

但却已早早带他脱离了贫穷思维,最终跨越了阶层之间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

21 岁那年,Nick 通过努力,如愿以偿考进了牛津大学的物理学系。

后来又到美国进修,最终成为一名教授。

在 Nick 之前,他们家世代务农,从没有人大学毕业。

的确,没有人选择得了自己的出身。

但如果我们不试着做出一些、在自己的家庭中从未发生过的努力,那么改变,也就无从谈起。

为什么你宁愿吃生活的苦

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现在我们明白了。

贫穷,和贫穷思维,的确彼此紧密关联,但两者之间未必有因果关系:前者不一定导致后者,后者也不一定导致前者。

这二者的核心因素其实是:教育。

或者换个离我们更近、更接地气的表达:

终生学习、终生成长。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浏览量将近 600 万次:

“为什么你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在收到的三千多个回答中,到处都看得到:

“因为不懂得延迟满足”,另外还有 “稀缺心态”、“管窥效应” 等,这些其实都是 “贫穷思维” 的代名词。

只要脑袋里的知识和思维不贫瘠,哪怕钱包里没什么货色,我们也能找到出路。

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纽约的流浪小哥,他还会每天想办法填饱肚子,看到和他一样在流浪的猫猫狗狗,应该也还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小生灵。

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他能真切感受到的温暖和快乐,我们尊重他,也祝福他。

那么你呢?

如果当下你拥有的资源无法撑起你的梦想,那就要努力成长。

如果当下你还不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那就需要更多丰富的人生体验。

而想要获得这些体验,就需要资源,所以同样,也需要你持续的努力成长。

说来也神奇:

当你想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努力,那个双休日还要参加的培训班,每天晚上抽时间背的英语单词,还有拼了命考来的证书和学位……

突然间,就都找到了不同的意义。

毕竟,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为自己想要的人生拼搏过,都是莫大的幸福。

上一篇:严查6类违法,56个路段禁止停车,长沙这回来真的了!
下一篇:2020年底前,义务教育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取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