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史丨延安时期职业教育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0-03-17
手机版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教育方针及理念基本形成和完善的时期。延安时期的国民教育最具本土性和创造性,期间产生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的性质和面貌,并影响了几代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行为的选择,谱写了我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毛泽东主席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抗战时期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抗日先锋队。"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同样需要一大批人来努力奋斗。——

  纵观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延安时期既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理论、模式、体系的形成时期,也在很大程度、很长时间影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进程。

  职业教育之军事教育

  中央军委通信学校1935年12月,为了培养可以派往各个根据地、部队和侦察、情报部门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中央军委合并了军委通信学校与陕北苏区的无线电培训班,在瓦窑堡成立"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简称"延安通校"或"通校")。 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后王诤兼)、教务主任为沈毅力。中央军委通信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自1935年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到1947年离开,在延安办学1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1939年迁至延安(今宝塔区枣园镇老沟岔村),改名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称"延安通校"。 王诤等领导决定: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报务与机务相结合、新生教育与老干部培训相结合,分出一部分到前方办校,调遣干部分别到大后方统战区和抗日前线电台工作。1941年11月后,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通信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的轮训上。 在教员中,有从国民党军队解放出来的电台培训教师、技术人员,有中共派去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归来 的教员,也有当时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教员,还有一些国外的教员。 共培训17期近千名学员,培养了我党我军一大批优秀通信工作者,对冲破敌人对我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分割,加强党中央与各地党组织、根据地红军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指导革命行动起了很大作用。代表性的学员有让蒋介石、戴笠都为之震惊的"红色间谍"张露萍,还有黎东汉、曾庆良、钟夫翔、罗沛霖等一批优秀的情报和科技工作者,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军委航空学校1941年3月10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指挥部署下,军委航空学校暨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在今安塞区侯沟门村正式成立。3月6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叶剑英签署了中央军委任命王弼为工程学校校长的任命书,丁秋生任政治委员,常乾坤任教育长。他们同时兼航空教员,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材。4月6日正式开课,学员40余人。学校严格保密,对外称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对内称军委航空学校。改组工程队,隶属抗大3分校。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支队伍又在绥德集结,向东北进发,成立了东北抗联航空学校,常乾坤任校长,王弼任政委。 创办航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航空技术人才,当时选拔学员的具体条件:一是具有3年以上军龄、党龄,表现好的;二是高小以上文化程度;三是身体健康。从3月10日开始,航空学校陆续接收了一批年轻、身体好、文化程度较高的连、排级干部近百人为首批学员,抽调原来学过航空技术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刘风、王连、熊焰等组成高级班并兼任文化教员,开设了航空基本原理、航空机械知识和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俄文等课程,因陋就简,制作了飞机模型等教具。这所在窑洞里创办的航空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第一个航校,可称为我军航空的摇篮。

  1941年10月改组为工程队,隶属于延安抗大3分校。后来,抗大3分校又改编为延安军事学院,工程队改为军事学院的一个俄文工程大队。1943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在第18集团军总参谋部下成立作战部航空组,王弼任组长,常乾坤任副组长.

  延安炮兵学校:1944年秋,在八路军炮兵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学校,校址设南泥湾桃宝峪。炮校的首任校长是郭化若,后由朱瑞接任,政委邱创成、副校长匡裕民。校部下设政治处、参谋处、教育处。学员共有1000余人,编为3个大队10个中队,另有一个迫击炮教练队和一个工兵科。主要培养炮兵连排干部。炮校的训练方针是:"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有什么学什么,战争需要什么学什么"。 1945年1月,炮校开始上课。8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朱德总司令、叶剑英参谋长、萧劲光司令员莅临并讲话。炮校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火炮器材少,就分班教学,使人员轮换而炮不闲;演习射击时,没有通信器材,就用人传递口令。火炮不够用,就把瞄准镜装在木架上代用。上课没有粉笔,就用白土代替。 日本投降后,炮校经过短期整训,于1945年9月中旬离开桃宝峪。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改名为军委炮校、高级炮兵学校。1957年,同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组建炮兵学院。198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校址在河北宣化。

  延安炮兵学校为我军培训了第一期1000名学员,分配到五个炮兵团担任各级骨干。炮兵学校机关和其他学员。延安炮兵学校被誉为"人民炮兵的摇篮"。

  该旧址是南泥湾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摩托学校1937年4月,创立了我军培养特种兵干部的第一所军事技术学校——延安摩托学校。1937年6月,摩托学校正式开学。学校设在面临延河边的延安东关飞机场,刘鼎任校长。学习的课程除了马列主义和文化课外,主要是学习装甲和航空两个专业方面的汽车、坦克战术、航空以及修理等。教学以实习为主,主要学习内燃 机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学习数学 、物理以及机电 知识和汽车学等 ,教材由自己编写 。1938年1月,从新疆给延安送来10辆汽车,上级决定从延安摩托学校调出一些同志成立汽车队。这些调出的同志但经过一段实习,他们就能单独开车执行任务了。在延安各方面的条件稍好一些时,学校就调梁国栋去给毛主席开车、钟步云去总部给朱总司令开车。1938年4月,延安摩托学校第1期学业全部结束了。1938年10月,延安摩托学校停办。

  职业教育之专业教育

  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于1939年4月开始筹建。1939年7月23日,举行了开学典礼。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出席并表示祝贺。学校的试验农场则设在东距30里铺约2.5公里的红寺沟。农校由边区建设厅主管,建设厅副厅长朱开铨兼任校长,副校长宜瑞珍。

  边区农校共招收了两期学员:第一期52人,第二期63人。学员分为农艺、园艺、畜牧3部。学习课程有农业行政(包括土地及农民问题)、农田作业(农作物栽培、土壤、园艺、畜牧、林业、水利)、科学常识(国语、数学)及政治常识等。学校的农事试验场既是实习基地,也是生产自给基地。1940年3月18日,农校举行了第一期学员毕业和第二期学员开学典礼。1942年1月16日,边区政府任命王荫圃为农校校长。6月11日,边区政府决定将边区农业学校和工业学校合并,成立陕甘宁边区职业学校。农校工作即告结束。边区农校除培养了100余名优秀学员外,还先后开垦荒地1200多亩,平均每年收获粮食30万斤左右,养羊200多只、牛20多头及马、骡、驴等大牲畜。

  延安工人学校是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于1939年初开始筹办的。张浩任校长,宋侃夫任政治部主任。校址设在延安城东柳树店(今属延安市桥沟乡)。 1939年5月15日,延安工人学校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张闻天、邓发、徐海东、罗瑞卿等领导同志出席表示祝贺。学校校长张浩介绍了学校筹办经过及成立意义。 延安工人学校以培养工人运动干部,党、政府和军队中的工人干部为宗旨。学校还附设有化学部、铁工部、木工部、制鞋部、缝衣部等,培养工人技术骨干。闻名边区的工人劳动英雄赵占魁,就曾在工人学校学习。学员是来自全国 21 个省市的工人和部分华侨工人,共 700 多人。 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将工人学校和抗大总校等迁移晋东南敌后根据地的决定。7月10日,工人学校机关与抗大总校等离延东征。到达河北阜平后,工人学校与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青训班等学校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并以工人学校为基础,成立华北联大工人部。工校原属的化学等部,设备、人员均移交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并入有关工厂或筹建新厂。

  延安工人学校旧址,即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在柳树店的旧址。

  陕甘宁边区职业学校1942年6月11日,边区政府决定将边区农业学校和工业学校合并,成立陕甘宁边区职业中学。职业中学成立后,属边区政府建设厅领导。建设厅副厅长霍志乐兼任校长,王荫圃任专职副校长。校部办公附设于建设厅。 职业学校共分七科。机械科(附设于边区农具工厂),分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2年。课程有物理、机械学、材料学、机械绘图、工厂管理、机械制造实习等。化学科附设于新华化学厂,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2年。课程有化学、化学分析、工程绘图、化学制造实习等。纺织科附设于难民纺织厂,设高级班和初级班,学制均为1年。课程有物理、纺织学、染色学、工程绘图、纺织染实习、工厂管理等。制革科附设于兴华制革厂,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半年。课程有化学、制革学、工程绘图、造纸实习、工厂管理等。土木工程科,设于延安新市场,分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2年。课程有物理、土木工程(包括道路、桥梁、建筑等)、测量、材料学、工程绘图、工程实习等。商业贸易科也设在新市场,初级班学制1年,高级班2年。课程有簿记、商业贸易、银行学、工商管理等。各科还都开设国文、数学、政治常识等共同课程。 职业学校开办两年以后,1944年由于各附设工厂隶属关系的变更,而结束办学。陕甘宁边区职业学校的兴办,是边区政府在战争环境中,创造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对边区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职业学校校部即边区政府旧址,位于延安南关。现石窑洞仍保存完好。

  职业教育之妇女教育

  边区妇女职业学校1946 年 1 月 20 日 ,边区妇女职业学校正式成立并上课。开始有学生 50 余人,后来增至 60 多人。校长路志亮,副校长阮雪华。学习期限 10 个月(最后三个月是实习)。主要科目是助产,占全部课程的 70%;政治文化课占 10%;一般疾病治疗知识占 10%;生产课占 10%。1947 年春停办。

  职业教育之外语教育

  延安外国语学校1941年,在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关怀下,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诞生。1941年11月,中央决定将抗大三分校改为军事学院,原俄文队改为俄文科。1942年1月,军事学院俄文科划归中央军委第四局领导,5月成立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1944 年 4 月在原俄文科的基础上建立延安外国语学校,校址在清凉山北侧的丁泉砭,校长为曾涌泉,学校设俄文、英文两系。主要培养军政翻译人才。教学以语言实践为中心,学习以自学为主。1945年,延安外国语学校部分师生离开延安,前往华北解放区(后延续为北京外国语大学),1946年初,中央决定把延安外国语学校迁至哈尔滨(后延续为黑龙江大学)。

  职业教育之艺术教育

  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是在抗战剧团的基础上建立的。抗战剧团建于1935年夏,当时叫工农剧社,由杨醉乡负责。后改名为人民剧社、抗战剧团。抗战剧团驻在桥儿沟(即桥沟村)西山。1942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在抗战剧团原址正式成立。校长由柯仲平兼任,副校长张季纯。学校隶属于边区文协。招生对象主要是边区各剧团的艺术干部。课程设有文化、艺术表演、政治常识等。1943年5月4日,边区艺校正式并入西北文艺工作团。边区艺校工作即行结束。同时,并入西北文艺工作团的还有延安杂技团等。

  该旧址是桥儿沟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之法律教育

  延安警政学校延安警政学校1941年7月由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负责筹办的一所培养公安警察和保卫干部的学校。是人民公安史上第一个专门的干警教育机构。校址位于延安市南杜甫川沟口。吴台亮、郑自兴先后任校长。当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边区政府特别支持,拨款5000元,作为学校的开办经费,购置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师生自己动手,开挖了30多孔窑洞作为校舍。学校于当年9月开始正式上课,1943年8月,并入行政学院,改称警政班,工作结束。该校为边区培养县级保卫干部和警察120人。1942年2月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颁发《陕甘宁边区警察服务规程》。《规程》明确提出了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职责。为了规范社会治安处罚,陕甘宁边区政府还于同年3月21日,发布命令,颁发了《陕甘宁边区违警罚暂行条例》。

  业余法律学校1942年4月19日,由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举办的业余法律学校开学。校址设今育才小学所在地棉土沟。校长张曙时,副校长李木庵。 该校以普及法律知识,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治为宗旨,学制3年,并分设高级班和初级班。学员为当时边区和延属分区、延安市的在职司法干部和党政干部。学校每星期三、六上课,每次授课3小时。学习的课程有政治、司法行政、边区法令、法学概论、刑法述要、民法述要、刑事审判、民事审判、看守工作、书记员工作、司法公文程式、国文、统计、法医等。这是在当时条件下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学校于1945年8月后停办。

  职业教育之医学教育

  延安药科学校1942年1月,八路军制药厂由安塞西河口迁至延安姚店张二村后,将本厂药训班和中国医科大学的药科和调剂两个班合并,成立了延安药科学校。该校附设于八路军制药厂,校址即在张二村。药科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与地方培养制药专门人材。学校校长由制药厂厂长李维祯兼任,从医科大学聘请薛公绰等为兼职教员。学习的课程有自然常识、化学、数学、语文、制药、药理等。 药科学校共招收中专班学员两期,有学员100多人,学制一年半。药校还办过一期大专班,学制4年。 1947年3月,药校建制撤销。该校教职员工与制药厂一起,随军转战。

  延安药科学校旧址即八路军制药厂旧址,位于延安市姚店镇张二村(今延安钢厂所在地),仅余部分土窑洞。

  边区医药学校1940 年秋,陕甘宁边区卫生署与医科大学联合开办,学校由卫生署领导,教学由医大负责,校址设在延安,校长李治。1942 年,医校附属在中央医大之内。学校共有教员 15 人,学员 84 人,编成一个护士班,一个医药班。

  西北医药专门学校西北医药专门学校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卫生部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卫生署合办。1946年3月筹建,5月建成。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6月1日,医专举行了开学典礼,林伯渠出席表示祝贺。毛泽东题写了贺词:"努力奋斗,光明在前。"医专校长曾育生,副校长由边区医院院长马荔兼任。校部下设政治处、教育处、总务处。全校有专职教员10人,学员237人。校内分设地医(培养地方医师)、地药(培养地方药剂师)、军医(培养部队医师)、军药(培养军队药剂师)4个班,并设一预科。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组织学、解剖学、化学、调剂学、妇产科等。学制为两年。 1947年初,西北医专奉命改编为第三后方医院,并于3月开始随军转战陕北。

  该旧址是桥儿沟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之师范教育

  鲁迅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是由徐特立提议,毛主席命名的,于1937年2月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中等学校。1937年4月迁往延长办学,校长王志匀,1938年3月,迁至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新正县马家堡,校长林迪生。鲁迅师范实行军事编制,除开设文化课外,还结合实际开展军事训练。全体师生面对生活条件艰苦之况,不畏困难所阻,坚持自力更生,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学校在延长学生360多,迁马家堡后在韩城、旬邑、彬县、长武等地招生,学员500多人。1938年8月,为培养高小教师及县、区级教育行政干部,鲁迅师范新办了高级师范班。1939年3月,学校由马家堡迁往照庄村原陕北公学校址。鲁迅师范毕业和中途分配工作的学生达1093人,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为发展边区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抗日战争初期"为争取国防教育之模范"。

  7月,由于国民党发动摩擦不断加剧,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决定鲁师与边区中学合并,在延安成立边区师范。

  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第一师范学校)简称"边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培养小学师资的学校。1939 年 9 月由边区中学与鲁迅师范学校合并,在安塞吊儿沟成立,不久迁延安(桥沟柳树店、杜甫川花石砭、阳崖)。周扬兼校长,董纯才任副校长(继任校长1940彭黔生、1942刘端棻),吕良任教务处主任、刘宪曾任生活指导处主任、田子玉任事务处主任;党总支书记杨乐平(高舍榟、李经纶)。1940年8月毛主席为边区师范题词"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

  建校初期学生150余人,教职工42人。"以建立新的师范教育,培养新的地方师资, 作为边区推行普及教育的中心堡垒为宗旨",建校初期师生共同参加劳动建校和下乡办冬学。提出"正规化,地方化"的口号,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劳动教育、知识技术教育。设政治、数学、国文、自然、历史、地理、音乐、图画、军事、社会科学、中国问题、国防教育、教学法、小学教育、教育行政、教育心理、课程与教材研究、教育统计与测验等课程。教学方法以自学辅导为主,配合讲演式、讨论式。学生在上课之外参加各项实际社会活动。

  办学3年5个月,培养学生1069名。1943年 2月改名延安师范学校。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关中师范)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决定在关中分区成立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办学宗旨是:"培养地方文教干部和小学师资"。1940年2月,招生工作全面开展,2月底举行新生入学测验,按程度高低分编为1个师范班、1个预备班。3月15日在职田镇马家堡村正式开课,习仲勋兼任校长,刘瑞棻任副校长,设教务、生活指导和事务3个处。1941年10月迁往马栏镇黑牛窝村,翌年4月迁至马栏镇马栏村,1948年9月更名为关中联合中学,1949年5月随关中地委迁往三原。第二师范在旬邑办学十年间毕业学生899名。

  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学校(三边师范、三边公学)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三边分区驻地定边建立第三师范学校(后称三边师范),派卢勤良、文普华负责筹建工作。1940年5月4日,第三师范正式开学,当时设1个班,学生40余人。校长由三边分委书记白治民兼任,副校长卢勤良主持工作,刘若曾任教导主任。学校先是借用西街一所民宅办学,后搬到北街的老爷庙和城隍庙内。1942年4月,增设地方干部训练班。1944年5月18日,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的蒙古族、回族、藏族学员及部分教职员工,由延安迁到定边,与三边师范合并,改称三边公学。学校设中学部、地方干部训练部和民族部。校长由三边地委书记王世泰兼任,卢勤良(主持工作)、刘春任副校长,王志强任党总支书记。后卢勤良任校长,刘春调出。先后又增加副校长郭子清、刘若曾、王刚、王云等。其中郭子清1945年秋任校长,刘若曾1946年夏任校长。学校下设教务处、生活指导处、校务处;刘春兼任教务处处长,后由王志强接任,宗群任生活指导处处长,岳嵩任校务处处长。

  延安师范1943年2月,根据党中央精兵简政的方针,边区教育厅决定将边区师范和富县师范(1941年8月在富县成立,校长秦力生,副校长肖道军,1942年余森任校长,共有学生100余人)合并,改名为"延安师范",归属中共延属地委、延安专署领导,校址仍在原边区师范校址杨崖,1943年3月6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两校合并的消息。

  校长霍仲年、副校长刘端棻(后白友三)、史太洛(后贾芝)任教导主任、田子玉任总务主任、李经纶任总支书记、贺平山任副书记。成立初,教职工29人,学生282人(后增至308人)。延安师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延属分区各县所需的小学教员,轮训调训区乡级干部。校风:"忠实大众、忠实革命,艰苦奋斗、朴素踏实",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944年8月,边区政府决定延安师范与延安大学中学部(1941年延安大学成立,同时附设中学部,由中央直接派人管理,中学部主任王志匀)合并,成立陕甘宁边区延安中学,归属延安专署管理。

上一篇:继续教育在行动|北交院多措并举,助力交通行业终身教育!
下一篇:寻求接手或破产,趣动旅程恐成第一家倒下的知名体育教育机构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