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信阳6名孩子同时身亡!这个“杀人凶手”家长一定要警惕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每逢暑假
最令人痛心的新闻莫过于
溺水身亡
今日上午,记者从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 8月7日19时35分,罗山县潘新镇李桥村支书李文田接到群众反映在该村的胡湾组胡大塘有儿童落水,20时16分6名落水儿童全部打捞出水,均无生命体征。经初步了解,6名儿童(4女2男,最大12岁,最小5岁,来自3个家庭)在胡大塘中摘菱角时不慎落水溺亡。事情发生后,县有关领导、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善后处理,目前善后工作正在进行。
痛心!!!
请各位家长,
不要再放任孩子自己去玩水了!
1
溺水没有幸免
许多家长根本不把孩子玩水当一回事,觉得那只是孩子在玩耍,根本不会遇到安全问题,没必要小题大做。
那地方我们都很熟,不会出事的。不就玩个水吗,怎么可能溺水!我孩子会游泳,不会出事的。……
然而,意外往往就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
有数据显示:
82%的溺亡事件,发生在离家不远的水域;
溺亡的孩童中,65%都是会游泳的;
79%溺亡的儿童,都没有做好安全措施;
……
溺水从来没有幸免,你越是觉得安全,就越容易遭受安全威胁。
每年,暑假溺亡意外数不胜数。
7月18日,母子3人在昆明一水库捞螺蛳溺亡;
8月6日,陕西3名初中生玩水溺亡;
8月4日,洛阳年轻母亲带俩孩子抓鱼,三人落水,母子溺亡;
……
一次紧接一次的事故正在敲响警钟,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孩子的安全才有保障。
2
溺水误区有很多
防溺水安全教育年年都有,可为什么溺水事故年年增多?
是因为大家都误解了溺水:
误解一:会游泳的不会溺水。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很多人都这么认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水下情况复杂,人容易被水草缠住脚,或者被碎石划破脚,再加上水流较急,更容易发生意外。
如果没有考虑到以上情况,去危险水域游泳就是拿生命冒险。
误解二:溺水的孩子会大声呼救。
影视剧里的溺水表现,往往是这样的:
双手乱挥、大声呼救,特别戏剧性地把头露出水面。
但真正的溺水,是“无声”的。
以下,是溺水者8种最常见的“无声”挣扎:
1.他没办法大声呼救;2.他也没办法挥手求救,因为要将双手往水下压,才能让嘴巴露出水面;3.他在水中一般是直立的,做不来踢腿的动作,而且只能坚持至多半分钟;4.他逐渐失去意识,眼神呆滞,没办法闭上眼睛;5.他的头可能前倾,导致整个人像在水面趴着或浮着;6.他看起来不像是溺水,像在安静地玩水,但毫无声息;7.他没办法回应任何人,包括父母;8.正常游泳的孩子,会发出很多声音,但当他已经完全没有动静时,就一定要警醒了。
溺水时,溺水者的气管和身体已经发生痉挛,无法呼救及做出过大动作,只能靠踩水往上挣扎。
而在外人看来,他们就像是“趴”在水面发呆,其实已经意识模糊。
误解三:自己能将溺水者救上来。
更多的溺水事故是,一个孩子溺水,把岸上的孩子拽下去。
孩子为了抢救溺水的同伴,以为只要手牵着手,就能把同伴拉上岸。
但他们忽略了溺水者失去意识时的巨大力量,非但不能把同伴拉上来,还被他拉下去。
悲剧就是这样酿成的。
3
溺水的自救与他救
有新闻报道,一男童溺水后被人倒挂着奔跑施救,结果等到医生赶到时,男童已经不治身亡。
“倒背溺水者”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用错了救援方法,只会害了溺水者的性命。
正确的抢救方法如下:
第一、他救。
第二,自救。
溺水前最明显的信号,就是突然抽筋。
当发现自己有溺水的可能时,务必保持镇静,尽量保持仰面姿势。
头要往后伸,将口、鼻露出水面,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保持稳定的节奏。
哪个部位抽筋,就尽量伸直那里,争取减轻痛楚,恢复正常,切勿胡乱挣扎造成溺水。
发生溺水时,可以将身体团成一团,屏住呼吸,放松身体,很快就会浮出水面,等待被救援。
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保持体力,才能坚持到被救援的那一刻。
当溺水已经成为孩子安全的头号杀手,所有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生命只有一次
一旦失去将成为
一辈子的伤痛和遗憾。
暑假期间
一定看护好自家孩子!
一定看护好自家孩子!
一定看护好自家孩子!
回复关键词
获取小编的爱喲
关注大河报,在聊天对话窗口:
回复【活动】查看最新活动资讯!
回复【工作】查看最新招聘资讯!
回复【地铁】获取郑州地铁路线!
回复【大巴车】获取最新最全大巴车时间路线!
回复【记者】获取大河报省市记者联系方式!
回复【生活技巧】获取更多生活小知识!都是干货!
回复【健康】获取健康秘笈!
如果文章还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喜欢我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上一篇:从济南汽训队到山东路桥驾校,揭秘35年光阴的故事
下一篇:2019年中国驾培市场大数据报告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