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高等教育怎么变?专家:打开大学边界,人才由T型转向梳子型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1-27
手机版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保存和创造模式,面对已经来临的挑战,未来教育将走向何方?当跨界整合成为常态,学者该如何面对传统的学科教育?在人类存在形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未来教育应该有怎样的预警机制? 在1月8日举行的2020未来教育论坛暨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上述关于未来高等教育变革的议题。


“未来各个行业的领导人正在校园里”

南都记者关注到,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成立,落在北大国发院。创始主任正是此前从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卸任的林建华。彼时,64岁的林建华以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用一封公开信宣布了该中心的成立。知名管理学者、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担任执行主任,未来教育与未来管理的融合隐含其中。



林建华在公开信中提到,教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教育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最多的,仅就大学来说,既涉及学生、教师、管理者,涉及大学的管理状况、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涉及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还涉及整个社会甚至国际的环境氛围。

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把研究的原点聚焦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希望就此去理解由此拓展开的巨大体系。“我们深信,当教育释放真正的意义与价值的时候,知识与知性的光辉,会让这个巨大的体系更具有真善美的特质。”公开信中提到。

南都记者了解到,该研究中心以“问题导向、跨界协同、知行合一、共创未来”为理念。希望从实践出发,针对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探寻教育的内在规律,同时动员和汇聚各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跨界合作、融合共创。

那么未来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变革?作为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曾担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三所高校校长的林建华认为,具体的变革方法因校而异,但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建立一些共识。首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未来各个行业的领导人正在校园里。老师教什么,他们在校园感受到什么,将会影响我国甚至世界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不应该埋怨。因为所有人都是通过我们的教育成长起来的,我们应该敬畏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育做好。”林建华说。



“未来将可能回归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

林建华直言,应试教育狭窄的知识结构、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过度的制约,使人的头脑更加封闭僵化,这是目前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要改变。

他认为,教育非常核心的一点是以人的全面成长为中心来规划建设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而非工具来教育,把人当成工具来教育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林建华表示,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给予他们常识、见识和胆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应用,使得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实际上也在影响和悄悄改变人的存在形式。同时学生知识的获取、储存等形式也都在发生改变,他提出,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存在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

李培根认为,我们以前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什么学什么。未来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得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即共性的知识由智能教师完成,个性化教育更多地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实现。


未来教育要打开边界,知识将走向大融通

未来教育学生要学什么?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指出,当前一个大的变化是,科技创新呈现大融合、大交叉、大会聚的趋势。21世纪的创新范式将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组织机制、个体探索模式、实验研究方法,而是向以生态系统为特征的创新3.0转型,向有组织的大科学研究、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基于大数据的新范式转变。同样,知识也将走向大融通,科技与人文联系将日渐紧密,学科板块之间通过理论移植、知识互鉴、对象转移等强化交叉会聚,新学科、新专业、新方向、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将不断涌现。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校不再具有知识的垄断地位,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很容易地获取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林建华同样提到,因此,他认为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未来教育一定要打开边界,打开学生、学习以及学校的边界。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如何打开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边界,改变过度专业化的现状?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认为,教育本身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本科生学院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整体、全面的人格成长,而研究生院或专业院系比较关心专业研究及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这两方面一起构成了今天学生在研究性大学成长的关键环节。而二者联系的纽带不仅是学生,双方在教师、课程、学生上,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如何建立本科与研究生院系二者的关系,成为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要的挑战。

李猛以北大元培学院为例进行说明。据他介绍,元培学院的本科学生四年内学籍都保留在元培学院,但其可以选择北大所有的专业,拥有自由选择课程和跨学科专业优先权,例如,一位2011级的学生花五年学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几乎所有的主要课程。

李猛表示,这种自由学习的模式在学生中也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需要,即一个和专业院系不同的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T型人才转向梳子型人才”

除了跨学科的背景及知识,面对科技的发展以及未来学生职业的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学生在未来保持竞争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务长梁慧思认为,过去我们采用的是T型的教育模式,但这种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我们要转向π型模式,即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同时又能结合理科和人文学科。再往前可能会变成梳子型,也就是说大学生能在多个专业有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在顶层保持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



同时,在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模式时,还要重视其软技能教育。即包括有效的领导力,说服别人、影响别人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协商和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让学生走向职场时能够应对复杂的挑战。

梁慧思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推行创新的大学教育模式,与学生、老师、校友一起应对已经到来的未来,让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们正在推广终身学生概念,并推出了终生学习平台。“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用上40年,使其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早期和中期受益,这是持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实现的效果”。

不过她也提到,这种模式在灌输时也存在很多挑战,其中一点就是需要确保优质的课程及教学质量。这点主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包括课程设计,利用新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教师团队的培养、认证,资历的筛选来保证。

梁慧思也指出,这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标志着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使命和身份,例如,教室可能会比以前更加多元,教授的技能对于学习者也是全新的体验,学生需要平衡学习、工作、生活。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挑战,因为学生的背景可能更加多元,老师需要突出他们的需求。

“总的来说大学需要不断地创新,重新去定义自我,才能够保持我们的竞争力和相关性。” 梁慧思说。


声明: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由公众号《零点高三》排版编辑。本次转载重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网络搜索公众号《零点高三》加关注,免费为孩子测评适合专业、大学,免费教你填报高考志愿!

上一篇:未来的学校教育什么样子?
下一篇: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开幕 新东方大咖共话教育变革与发展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