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燏贵族出身,终生未婚,55岁自杀留遗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2-28
手机版

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1909年1月27日,湖南荷叶镇万宜堂,诞生了一名女婴。这名女婴出身湖南最为出名的家族之一,曾家。

曾家从曾国藩时期发家,绵延数代,以诗书传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这名女婴便是曾国藩胞弟曾国潢一脉的第四代孙辈。

早在这名女婴之前,曾家父母便已经喜得两位麟儿,对于这位小棉袄的到来,全家上下都是欢欣雀跃的。

因为命里缺火,为保宝贝女儿健康长大,诸事皆宜,父母为她取名“昭燏”,有日有火,这下该是什么也不缺了。


虽然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却是名副其实的长女,所以哪怕后来又有诸多弟妹,父母对小昭燏的重视也是有增无减的。

秉承诗书传家的祖训,昭燏这位贵族小姐哪怕是女儿身,也有同家中兄弟们一起上学堂的权利。

曾昭燏5岁之龄便已经在家中私塾启蒙识字,因为天生性子静,耐得住寂寞,学习上长进非常快。

再加上家学渊源,环境影响,年幼的曾昭燏便已初现小才女的端倪,12岁就考入了长沙艺芳女子学校。

因为曾昭燏入读的长沙艺芳女子学校其创始人是她的堂姐曾宝荪,所以亦师亦友亦亲人的二人关系尤为亲厚,在思想发展与成熟的阶段,曾昭燏受堂姐曾宝荪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曾宝荪是一位十分有理想、抱负以及充满家国情怀的有志之士,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系于教育事业,终身未婚,还曾以身为典范,给曾昭燏尊尊教诲:

“你要是结婚,就只能服务一个家庭几个人,如果不结婚,却可以服务千万人。”

或许是受堂姐的影响较深,又或许是被她的情怀所打动,曾昭燏也将服务千万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亦终身未婚。

8年后,曾昭燏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国文系。在这里,她又遇到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二位恩师胡小石。


曾昭燏在国学造诣上极高,还在艺芳女校的时候,她的才气便名满校园,进入新的大学,又了更多的竞争者,她的才气依旧在短短的时日内脱颖而出。

金子在任何地方都是会发光的,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暨国学大师胡小石便是发现曾昭燏这颗金子的伯乐。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胡小石还专门为曾昭燏指点诗文。而曾昭燏为了不负老师的看重和期待,也更加努力钻研,主动跟胡小石学习书法,几年如一日,从不懈怠。

在胡小石有意的培养下,临近毕业时,曾昭燏已经成为一个在文学、书法、历史、考古、古文字学等方面皆有造诣的才女。


在金陵城,曾昭燏的名字众人皆知,若是她愿意,如今在文坛必有曾昭燏的名字同张爱玲相媲美,在提到林徽因这位名门才女时,也定有曾昭燏这个名字的一席之地。

不过相对于做一个翱翔在自我意识天地的浪漫者,曾昭燏更加倾向于做一个服务千万人的务实者。

而为了实现服务万千人的这个理想,毕业工作一年后,曾昭燏还是决定到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

毕竟当时的中国在考古这一块儿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的人士,而国外的考古已经成为了系统的学科,她希望去学习世界最先进的考古理论和方法,然后反哺于祖国。

民国时期,无论男女皆醉心文学,因为这是一条既轻松又浪漫的道路,而且成为文人历来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心之所向。


在整个大环境下,曾昭燏选择考古这条路难免显得太过特立独行、离经叛道,连家里人都不支持她的做法,而曾昭燏能够到国外攻读考古学,还是依靠大哥曾昭承、二哥曾昭抡的资助。

在曾昭燏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女性出国留学把考古当成自己的专业,所以曾昭燏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到国外攻读考古学的女性。

为了更好的将国外的考古理论同中国的考古大环境相结合,曾昭燏在国外读书时曾频繁同国内考古学前辈李济、傅斯年等往来书信。

而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坚持,中央研究院破例给自费留学的曾昭燏留学津贴,协助她顺利完成学业。


正如前文所说,曾昭燏是一个十分有家国情怀、忧患意识的学者,她将国家的兴亡与自身的命运牢牢结合在一起,所以当举办庆祝自己硕士毕业的典礼的邀请函发来时,她直接拒绝,只让将毕业证书寄送给她。

她曾写下这么一段话解释自己的做法:“祖国的人民正在浴血抗战的时候,我何必去参加这种为个人荣誉的典礼!”

若是曾昭燏愿意留下来,等待她的是光明的未来和平坦的前途,她可以直博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而且伦敦大学考古学助教的职位也唾手可得。

但是名、利、逸都不是曾昭燏所愿的,正如她当初选择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考古技术回国为中国的考古学出一份力一样,此时她也不忘初衷,毅然决然选择回国。


1938年,曾昭燏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1939年,曾昭燏便积极投身于国家文物的保护事业中。

曾昭燏刚开始在国立中央博物院担任专门设计委员,对从战火中转移出的文物进行登记造册。

随着战况的严峻,曾昭燏等考古人员也随各大高校迁移,来到云南。云南是曾昭燏个人价值实现与事业高峰的转折地,在这里,她同考古大师吴金鼎在大理苍山发现了马龙遗址、佛顶甲乙二遗址、龙泉遗址等5处重要遗址。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开启了云南这片土地的考古新征程,在国际上都十分轰动。而对于曾昭燏等人的这一重大发现,考古界将其命名为“苍河文化”,是云南首处历史文化遗迹。


经此一役,曾昭燏的能力被证实,终于可以从事更加重要的工作,也能见证更多的历史诞生。

1941年,曾昭燏、吴金鼎等人考古四川彭山县东汉崖墓,完成了《以彭山陶俑中所见汉服饰》。1946,曾昭燏主持了中央博物院大殿的修复工作,并多次举办文物展览活动。

特别是在蒋介石败走赴台,企图将一众文物都运走时,曾昭燏第一个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并且直言怒斥主持该工作的杭立武:“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

在曾昭燏等人的奔走呼吁下,蒋介石的计划才夭折在摇篮中,属于民族的瑰宝也才得以留存,所以曾昭燏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因为对于属于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太过痴迷,曾昭燏终身未嫁,献身给了自己从事的博物馆。

有人问及她的婚事,曾昭燏也只是淡淡一笑,坦然道:“我早就嫁给博物院了。”

曾昭燏始终记得堂姐曾宝荪曾说过的话:“你要是结婚,就只能服务一个家庭几个人,如果不结婚,却可以服务千万人。”

她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在博物馆,她做到了。她守护着民族的历史遗迹、华夏的民族自信,服务的又何止千万人,而是千秋万代。

不过这位将自己的终身都献给了博物馆的贵族小姐始终摆脱不了历史的惊涛骇浪,她受益于曾家的家学渊源,赋予她学习的优越环境和能力,同时,在时代的转折口,也受难于家族的曾经辉煌。

1957年,曾昭燏的二哥曾昭抡因为学术问题被打为右派,一时间地位一落千丈,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


而与此同时,曾经带给曾家家族荣耀的曾国藩也被定义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曾家被判定为“地主家庭”。

而曾经的贵族小姐曾昭燏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地主家女儿,身份成分不正,曾昭燏的世界变天了。

曾昭燏曾企图自证清白,不过都是徒然,外界的压力让这位骄傲的贵族小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她可以忍受一切身体上的劳累和苦痛,可是对她信仰、骄傲、自尊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她认为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走上二哥曾昭抡的老路,于是决定自我了结生命。

骄傲了一生,哪怕离开这个世界,也要体体面面。她将自己收拾得一丝不苟,然后又买了苹果给司机,让他在灵谷寺外吃着等她。


一切看起来都太过正常,只是司机等来的是曾昭燏从灵谷塔跳塔自杀的消息。而在了结自己的生命前,曾昭燏还不忘为司机开脱。在她的衣服兜里,只有一句遗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哪怕全世界都觊觎曾昭燏的生命,她也不忘留给这个世界一份善意,哪怕身后事已经与她无关,她也不愿拖累一个无辜之人。

55岁的曾昭燏不再年轻,毕竟她还没成婚,还没有孩子;可55岁的曾昭燏也尚且年轻,毕竟未过花甲,正是一生知识、经历总结的黄金时期,她本有大把机会继续造福我们的国家,服务更多的人。

可55岁的曾昭燏却只能停留在这一刻,鲜衣怒马了半生,最终草草结束一生。

上一篇:她17岁嫁给54岁将军,33年怀16个孩子,去世后葬在八宝山公墓
下一篇:开元教育(300338.SZ)主要股东龙爱玲拟减持1023.55万股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