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青海地区的教育——儒学教育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清朝历史:青海地区的教育——儒学教育。
清初,青海地区沿袭明代所建儒学。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府的同时,也改卫儒学为府儒学,并将原校舍加以修葺。乾隆初年,又修葺校址后面旧有的明伦堂,使儒学略具规模。明伦堂东面有博文斋5楹,西面有约礼斋5楹,前面筑有仪门。同时在府学还建有崇圣祠、文庙等,定期祭祀文昌公等神灵偶像。崇圣祠后还建有射圃。在明伦堂侧有书房,汇集经史子集各种图书。雍正十二年(1734年)八月,西宁道杨应据等人捐资,在府中街北创建了贡院,解决了以往文、武考生远至临挑、凉州应试的困难问题。
府学之外,各县也都陆续建有县儒学、义学、社学等,多是由道府州县文武官吏倡导、各界捐资修建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兰州河桥同知、署西宁通判事沈廷玉捐建西宁县儒学。雍正年间,在西宁府城小演武厅东设有社学一处,乾隆十一年(1746年),还在东关大街创建了回民社学,延师教读。嘉庆九年(1804年)又增设4所回民社学。规模较大的县儒学还有碾伯县儒学。
乾隆九年(1744年),碾伯县学筑训导署。乾隆十年(1745年),在儒学侧,筑明伦堂,在堂的左右还设有学舍。前建有仪门。该县还有4处社学,分别在城北、老鸦、冰沟和上川口堡。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碾伯县上川中堡又新建义学一所,学址在城隍庙左侧。以后上川口堡义学又在地方官吏捐资中扩建,规模加大,有正房楼5间,左右各3楹,中有讲经堂3间,前门房1间,牌坊1座,周围筑墙。乾隆二年(1737年),在大通卫及卫属向阳堡建义学2处。
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贵德所也设有义学1处。道光八年(1828年),在巴燕戎格厅始建义学2处,一在厅治,一在扎什巴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二月,因署循化同知达桑阿奏请,在循化厅添设儒学,两年后建成,并开始招收文武生员,其贡学定例:“糜生四缺,增生四缺,三年一贡。岁考取文武生各四名,科考取文生四名”。此外,循化厅还有义学3处,分别在下四工、马营集和珍珠族地区。丹噶尔城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成两所义学。为保障学校经费,各类学校多设学田,由佃户租种,岁纳租税。清代的封建科举教育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它同时也促进了青海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清前期考中进士6人,举人23人;武进士13人,武举人52人。
除府县儒学和社学以外,青海地区还有一批书院。书院是由地方捐建官府补贴,自由研究学问、传道受业的教育组织。乾隆元年,大通卫首先创建三川书院。凤山书院,位于碾伯县碾伯镇,旧称乐都书院,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碾伯知县何泽著创建。湟中书院位于西宁府城南街,旧为古南寺,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知县冷文炜改建。贵德的河阴书院,由贵德县丞章熙永创建于乾隆五十一年。大雅书院,道光九年(1829年)由大通知县张于淳倡建,院址在大通县儒学旁(后改称崇山书院)。
这些书院,基本都有学田,藉地租收入维持。清后期书院增多。在科举制下,书院推行的也是旧式儒学教育。

上一篇:亚洲教育论坛国际化教育分论坛23日举行 教育国际化不是为部分学生开设留学国际班
下一篇:北大学霸母亲的24条教育手记,让孩子优秀并不难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