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3)】这个保安有点儿牛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1-09-26
手机版

一个保安,通过自学,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27年前,这条新闻,成为轰动全国的励志故事。

1976年出生的张俊成,山西长治人。初中毕业后,因家贫而辍学。经历了在家劳动、在汽修厂打工等艰辛历程后,他成为北京大学的保安。

在这样的知名学府当保安,自然会受到浸染。业余时间,他开始潜心读书,文学、哲学、历史……他都爱读。真正让他产生深造愿望的,是这次遭遇:一天,7个外国留学生要进北大,因没带证件,按章不允。可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发生了争执……

自此,张俊成开始自学英语。1995年秋天,他参加了成人高考,被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录取。

毕业后的张俊成面临新的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

他毅然决定:回家乡,当老师。“唯有让大山里的孩子读上书,他们才有机会走出大山。”2015年,他和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办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一校之长。

深深体察过求学的艰辛,他对孩子们关怀殷殷:有的学生没钱上学,张俊成自掏腰包;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张俊成陪他一起学;有的学生家庭教育空缺,张俊成扮演起爸爸的角色……学校还为孩子提供打工机会,鼓励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张俊成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一个学生不想读书了,张俊成带着他去捡垃圾。捡了一阵儿,学生说:“我要回教室了!”

离开北大这么多年,张俊成每年都会回去,看看儒风蔚然的燕园和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我要传承北大的学风和学人肩头的责任!”张俊成说。(本报记者 张一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19日 第 01 版)

5年多来,张俊成已为社会输送了数千名人才。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系列报道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2)】“‘十二’永远是咱的家人”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1)】东海边,有群姑娘叫“海霞”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0)】“手心手背都是肉!”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9)】夏森的“华服”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8)】“青稞博士”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7)】袁占彪的二次选择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6)】父女接力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5)】“我正陪你回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4)】新疆有个“瓜奶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3)】“只要奋斗日子就不会差!”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2)】草原额吉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1)】“这是李保国在笑呢!”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0)】警报器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9)】英雄拉齐尼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8)】溜索不见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7)】一诺千金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6)】“我们一起干!”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5)】“你瞧俺这好家风!”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4)】“买断”外公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3)】特殊旅客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2)】诚信奶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1)】127本“存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0)】泡菜传奇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9)】“春运母亲”,找到你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8)】尕老汉种树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7)】眼睛长在心里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6)】父亲的心思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5)】爱情天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4】110面五星红旗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3)】“义马”引出的故事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2)】10万颗红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1)】1元厨房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0)】李子走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9)】“人家老张做得对啊!”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8)】这个温暖的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7)】雷锋存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6)】不一样的脚步声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峡谷里那盏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六老汉治沙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中国石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接力“兰小草”

上一篇:这个保安有点儿牛(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3))
下一篇:江苏省2021年成人高考将于10月23、24日进行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