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9.7,央视紧急关头果然良心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0-02-06
手机版

  这几天,城市乡村一片安静,像极了废土电影里的画面。

  

  但网上一点不安静。

  打开微博,真真假假的信息,夹带着情绪扑面而来。

  打开微信,新增病例变多,新冠肺炎患者家属伤医,众多医院急需社会捐赠……

  更多的人隔离在家,只能旁观。

  这是一场安静的战役,但我们内心并不平静。

  

  在这场抗疫持久战中,每个人都需一个出口。

  Sir在家里这几天,找到一部纪录片,由央视网和上海纪实人文频道联合推出。

  一上线,豆瓣9.1,B站9.7。

  它在讲“第一次”。

  这个疫情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从小到大的第一次经历。

  那么其他的“第一次”呢?

  《人生第一次》

  

  01

  第一集,出生。

  对即将为人父母的人来说,第一集就是个考验。

  生孩子到底有多疼?

  第一次,最疼。

  有人形容这种疼:

  “就像有人要从你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

  或——

  “有人用尖头皮鞋不停踢你的肚子。”

  如果语音不够具体,还有分娩体验,试过的男士都——

  咬牙切齿啊,面目狰狞啊。

  

  连体格健壮的成年男人都直喊——

  停停停停

  

  俗话说,没有生过人,还谈什么人生。

  生孩子对于各位妈妈来说,无异于鬼门关走一遭。

  这第一次的痛,还痛得很有细节……

  你顺产?

  嗯,恭喜你,顺产最痛是“开指”。

  开始,你痛得还有力气哭,有力气砸墙。

  

  痛得还有力气拽把手。

  

  痛得还有力气求医生,求求你,给我打一针“无痛”。

  

  到最后,就痛得没力气了,只能抖了。

  

  想从地狱回到天堂,也可以,打一针无痛吧。

  然而,没开到“两指”,这一针想打也打不了。

  一位准妈妈,在阵痛两小时后,终于能申请打无痛。

  这一针是真“无痛”?

  下面这一幕,能让观者寒毛直竖。

  一根粗长的穿刺针,穿过产妇腰部脊椎孔。

  没完,还要再将一根细小导管,导入硬膜外腔。

  

  这么痛的一针,还是产妇求来的。

  这“救命”针,目前全国麻醉分娩镇痛的开展率还不到20%,无痛分娩被世人接受的步伐,依然走在路上。

  相比起妈妈们千难万险的第一次,爸爸们的第一次呢?

  妈妈负责所有的“痛”,一个负责的爸爸,就要负责剩下的事。

  不说什么产房外等待的迫切与心焦。

  

  不说什么第一次亲手抱起孩子的欣喜与泪水。

  

  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有些体验则不常见,谁遇到都一头包——

  这个孩子刚被抱出产房,这位爸爸不着急抱,反而眉头紧锁,似乎有什么放心不下。

  

  妻子今年27岁,怀着双胞胎。

  双喜临门?

  可妻子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需要马上接受心脏外科手术。

  这小孩只不到28周……太小,医生说,手术存活率很低。

  低怎么办?

  该做还得做啊。

  签手术同意书时,医生每句严谨的话,听到耳朵里还是吓人:

  这台手术,死亡风险高达30%哦。

  手术中会用很多抗凝剂,在过程中一旦胎心变慢,也无法马上终止妊娠,因为可能大面积出血,手术风险极大哦。

  对,说来说去,就是传说中那句……

  “孩子大人,可能只能保一个。”

  看着密密麻麻的医嘱,密密麻麻的标注,丈夫呆住了。

  别说什么生存题。

  这是真正的生存题。

  

  可转过头面对妻子……

  来吧,你是老公,你得笑。

  你妻子需要你告诉他,什么事都不要紧,都有我在。

  所以你得吐舌头,你得笑。

  

  一台手术,三条命,你是男人,你还什么都帮不了。

  你起码得笑啊。

  接下来,是生死一刻。

  在手术最紧张的一步——母体心脏停跳的瞬间,意味着低氧、低血糖、高血钾……将威胁胎儿的生命。

  医生必须快速把瓣膜切掉。

  

  直到漫长的60分钟过去。

  终于……母子平安。

  这,才是喜。

  得知天大喜讯的丈夫,心弦一松,终于忍不住哭了。

  

  终于挺过来了。

  终于挺过来了。

  孩子顺利出生,用响亮的啼哭,第一次与爸爸打了一声招呼。

  爸爸初见孩子,却又生又怯,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下半辈子不干别的了

  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

  

  幸福就像梦一样。

  床上的妈妈在清醒与麻醉之间,早做了无数的梦。

  这些梦有幸福,有忐忑,有欣喜,有不安。

  这些梦,梦见了无数的“第一次”。

  第一次成妈妈,第一次见孩子……

  在其中一个梦里,她想好了孩子的名字:

  春和。景明。

  

  出自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意为春光和煦,阳光普照,只愿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那是孩子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但妈妈早已知道了。

  02

  第二集,上学。

  每年9月,有一类工具书会脱销——

  《我爱幼儿玩园》

  

  它用看图说话的方式,告诉适龄小朋友,幼儿园可是个好地方。

  然而等到他们进了幼儿园大门就会发现。

  什么《我爱幼儿园》……

  什么《幼儿园里我不哭》……

  什么《幼儿园里不用妈妈陪》……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每年9月,所有幼儿园门前,都上演着“妈妈不要离开我”的悲情大戏。

  乖孩子,会不舍,会紧紧抱着妈妈,哭出一个鼻涕泡;

  

  闹孩子,会直接崩溃,满地打滚,就想回家。

  

  单就说这个哭,还分为,组团哭:

  

  solo哭:

  

  当然,也有淡定的。

  大佬躺姿,妥妥大哥范儿:

  对不起,我表示拒绝。

  

  再问?再问就献上腹黑表情包。

  

  幼儿园,孩子们接触集体、接触社会的第一站。

  他们会说孩子气的“孩子话”:

  -你觉得老师怎么样?

  -很好 都不错 都蛮凶的

  

  也会说孩子气的“大人话”:

  爸爸送到你幼儿园

  你千万不能哭

  你就大步地 不要家长陪

  你就大步地往幼儿园里面走

  这就是勇敢

  

  别说孩子了,大人都跟孩子似的,谁还不是第一次?

  分离焦虑的家长们,一个个手忙脚乱,神经兮兮……

  你看看这都是什么矛盾反应——

  刚被孩子抓狂的样子逗笑,一转身,又哭了。

  

  爸爸还在门外担心地张望呢,妈妈则冲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你们到底是紧张啊,还是放松啊?

  到底是开心啊,还是担心啊?

  当孩子开始了第一堂课。

  父母,也就开始了人生另外一门学问的,第一堂课。

  别看他们成年,做题目啊,一样啼笑皆非——

  家长们在孩子开学第一天的书包里,塞进了各种寄语,堪称五花八门。

  塞几根葱,寓意“聪明”;

  塞包统一100方便面,寓意“考100分”。

  

  幼儿园前,都是各种呵护。

  幼儿园后,马上给孩子加担子。

  小学一年级新生郭雨晴,是学校里的乖囡囡,家里的皮猴子。

  妈妈不在,上房揭瓦;

  妈妈回家,一秒认怂。

  

  △ 上:学校的雨晴;中:妈妈不在家的雨晴;下:妈妈在家的雨晴

  因为这妈妈啊,要求越来越多。

  妈妈自己小时候,也被家长逼着练琴,她以为自己当妈妈了,绝不会逼女儿干这干那。

  可结果呢?

  还是……练琴。

  如果弹得再好一点

  或许我现在可以就有一技之长

  

  矛盾啊,妈妈。

  因为妈妈知道:

  幼儿园不仅有开心的童年,还有无数的“小星星”。

  这些小星星谁拿得多,拿得少,就代表着孩子谁乖,谁聪明,谁顽皮,谁“落后”。

  这也是孩子第一次站在了起跑线啊!

  

  什么是童年?

  小机灵郭雨晴已经说了,只是还没完全明白。

  隔壁班的女孩,从来没有经过我的窗前;

  睡觉前才发现,自己的作业只写了一点点;

  考完试才知道,该念的书没有念。

  等她真正读懂这歌词,嗯。

  那时,就是第一次她开始“回忆”了。

  03

  节目播出后,纪录片团队回访了《出生》和《上学》两集的主人公们。

  经历过生产考验的妈妈们,都恢复了健康;

  经历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似乎长大了一点点。

  心里念着女神的小柚子,暗戳戳对手指,认真思考下一道“送命题”怎么答。

  

  左左和右右兄弟俩专心练书法,已经能写出端正的“福”字。

  

  郭雨晴,练琴的节拍器依然没停,也能稳重地念完一篇作文:

  我的家,它不大,却很温馨

  你看,爸爸在忙着工作

  你看,妈妈在收拾家务

  你看,弟弟在调皮捣蛋

  你看,我在认真弹钢琴

  这就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家

  

  新晋奶爸奶妈,携着新出生的宝宝,给大家拜年:

  

  很多个“第一次”,已经发生。

  很多个新的“第一次”,正在被人们期待。

  从这部纪录片目前释出的预告看,它要拍出不同群体在不同人生节点的“第一次”。

  第一声婴儿的啼哭,第一次步入校园,第一次走入军营,第一次喜结良缘……

  第三集《长大》,将会拍摄一群云南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他们因为思念父母,第一次学会了“写诗”。

  (因为这个特殊的年,第三集要延期上线)

  

  2020年,是我们中国人集体的第一次。

  我们关上了门,但心里放着世界,我们安静地、默契地,在做着同一道生存题。

  这次经历很宝贵,因为更多人将学会,如何面对下一次。

  你说,我可不要下一次……是,谁都不想要。

  但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你会知道,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每个“第一次”过去,你又将拥有新的期待。

  所以,哪怕再大的愤怒、担忧、焦虑,总会过去的。

  最后,将徐蓉花小朋友的一首诗,送给正在家中的你,也送给所有共克时艰的人们:

  因为世界给我们的每一道生存题。

  我们都要努力做好。

  寒风一阵比一阵走近

  小朋友们缩在被窝里不想起床

  太阳公公也怕冷

  还没等得及天黑就早早跑回了家

  孩子们穿上了今冬新买的棉衣

  猪廊里的那头猪渐渐肥了起来

  鸡棚里的鸡也健壮了起来

  妈妈忙着打年糕、炒瓜子

  爸爸也要从远方的工地赶回家

  冬天的忙碌是为了春天的到来做准备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防控疫情期间的室内游戏活动推荐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非常“热门”,就业非常吃香,选择哪些师范大学呢?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