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样跟宝宝沟通,宝宝听话多了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0-02-06
手机版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很难管、不听话。

  在他们口中,孩子总是问题重重,就像个麻烦制造者,而父母则像是警察,整天处于警备状态,随时预备告诉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可以。

  偏偏父母越是围追堵截,孩子越要突破底线,甚至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来,还一波接一波,让人没有喘息之机。

  ?

  

  这里不得不提心理学上的一个词——禁果效应,意思是说一些事情越是被禁止,在人们看来它们越是散发着诱人的吸引力。尤其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越是父母禁止的事情,越充满诱惑。他们被诱导着去突破禁止和限制,去向父母宣战。因为禁令来自父母。父母就是权威,是力量的代表。若能够挑战禁令,也就意味着自己具备战胜权威的力量。那父母会问:有时候孩子的行为的确需要干预,到底怎样才能跳出权力的争斗,同时还能让孩子“听话”一些,懂得配合一些?

  PS:这里的“听话”,特指大人给的建议性、引导性的话,孩子能够听懂、听进去,而不是我们通常说的乖巧、懂事、隐忍。

  

  对于孩子常见的一些“不听话”行为,其实只要我们在沟通中注意一下用词技巧,就能转变孩子不配合的形势。我们来看一个专家提供的案例:记得一位家长儿子3岁的时候,有段时间对插座特别好奇,没事儿就趴在地上抠抠。家长马上下单保护罩准备安装,并且对儿子进行了一番“安全”教育。

  ?

  

  那会儿担心孩子理解不了什么是“危险”, 于是跟他说:“宝贝,你知道吗?插座里面藏了一个会吃人的怪物,你千万不要去碰,否则你的小手就会被怪物吃掉!”结果自然是,孩子对插座的兴趣更浓了,甚至对里面的怪物充满了好奇,即使装好保护罩的插座,一有机会他依旧要去抠抠。后来这位家长才知道,孩子更关注的是“视觉化、形象化”的词。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测试,大家不妨来试一试:不要想着一头粉色的大象,不要想着一头粉色的大象。相信绝大多数的人,在听到上面这句话时,都会下意识地去想象一头粉色的大象,并且这只大象在脑海中出现了两次。这说明了,相比起“不要”来,大多数人更关注的是那个更具体、更形象的事物——粉色的大象。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当我跟儿子说“不要碰插座,里面有一只可怕的怪物”,儿子下意识地被“怪物”吸引,自动忽略了“不要碰插座”的否定字词。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否定句式换成正向的指令,比如:

  你不要在墙上画画 → 在白纸上画画会更有趣你不要去碰插座 → 我们一起来看故事书吧

  相比起负面的指令容易让孩子因为错误而感到恐惧与羞愧,正向的指令可以帮助孩子更轻易地了解需要遵守的要求,同时,给孩子提供了通过完善自我的行为而收获认可与自信的机会。当然,你还可以引入其他关联词,诸如:

  那不是用来玩的,这个是……那件事很危险,但是看绘本或者出去玩儿,这两者你可以选一样。现在不能XXX,但是以后……

  这有点像在跟孩子玩儿组字词的游戏。别小看了这样的小游戏,它能够帮助孩子缓冲失望感,延迟满足,并试着考虑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陷在沮丧当中出不去。简言之,当我们不许孩子走这一条路的时候,同时要给他留出另外一条出路来,让他可以去探索、去感受、去做决定。父母做到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可贵。

  

  不过,也有的时候,孩子行为问题屡教不改,父母怎么引导孩子都没用。比如,一个5岁女孩的吃手问题,让她的妈妈苦恼极了。妈妈说:

  女儿性格随我,比较内向,遇事容易紧张,一紧张就爱啃手指,后咬到手指头血淋淋的,现在她的手指动不动就受感染。后来,连牙齿都有一些变形了。

  为了阻止女儿吃手,妈妈好话歹话说尽,甚至还用上了各种偏方,如缠胶带、抹辣椒水、涂清凉油等等,都没用。

  咬指甲其实在孩子身上挺常见的。一个是牙齿,一个是指甲,这是一个小小孩身上两个最具有攻击性的部分。但是,当一个孩子很乖,没有办法去表达攻击性,也没办法去跟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抗拒,那么他只能通过咬指甲去排解内心的焦虑。指甲的那个血淋淋,对他而言不疼。他内心里的苦和痛更甚。

  ?

  

  果然,后面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父母很忙,陪伴她的时间很少。而且,短短几年内,这个小家庭数次搬迁、给孩子换幼儿园。所以,这个孩子她的内心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里。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支持和爱。可惜,父母没能看到孩子的内心需求。于是,小女孩的咬指甲行为,后来进一步演变成了她吸引父母关注的方式,并日益固化了下来。经验告诉她:只有咬指甲的时候,父母才会关注她。孩子通常就是这样,他们乖的时候可能没有得到关注,可是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却会得到关注,于是他们就去下意识重复那个行为。所以,要解决孩子反复吃手的问题,最关键是父母要看到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藏着的那些复杂情绪,去容纳孩子的那些情绪,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扰,并与孩子一起思考如何解决或提供帮助。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很简单,就是停止反复告诫孩子说“不许再吃手”,相反,轻轻地抱住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问一句:“宝贝,我看到你好像有些紧张,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事实上,让孩子从“难管”变得“听话”的,并非某一句神奇的话术,而是父母藏在话语背后的态度。如前述案例展示给我们的,当我们不再试图去“禁止”孩子,不再围着问题本身转,而是去站到孩子的角度,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事情往往就简单多了。这需要父母从高高在上的权威的位置上下来,真正去平视和尊重孩子。我认识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她和女儿的关系非常好。女儿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自理能力都能强,遇到拿不准的还会主动寻求妈妈帮助,虚心听取妈妈的建议。

  这么“听话”的孩子怎么养的呢?除了极少会危害孩子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妈妈会坚定地喊停,其他时候,妈妈基本不对孩子说“不要”、“不许”“停下”之类的词。大部分情况下,她都会跟孩子进行朋友式的闲聊。就是没有评判、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太多的意志输出,只是我很好奇你的生活,同时也跟你讲讲我的生活,以及分享一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分享完了,随口问一句:你最近遇到什么困难吗?需要我帮忙吗?这样的闲聊厉害在哪里?它不会带给孩子负担和压迫感,相反,孩子会觉得你很真诚,觉得父母不把我当小屁孩看,觉得被尊重、被信任。这个时候,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建立得很好,因此你说话,孩子很容易就听得进去。一定得记住,孩子听话,永远不是因为惧怕你,而是因为爱你,相信你,心甘情愿接受你的建议和引导。

  

上一篇:幼教招聘:理论综合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下一篇:马伊琍离婚后首谈孩子教育:与女儿像闺蜜一样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