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萍:每一次“表扬”背后|我和《解放日报》征文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摘要:我当居委会干部将近30年,记忆中,很多社区工作都是通过《解放日报》的报道获得了巨大的推动。
 
 

我当居委会干部将近30年,《解放日报》对我的报道也持续了20多年。看到解放日报的记者来采访,就像看到了我的“娘家人”。2015年,我参加《解放日报》报庆66周年座谈会时,就曾发自肺腑地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解放日报的鼓励和鞭策,离不开这么多年来同每一位解放日报记者的交流。

记忆中,我们很多社区工作都是通过《解放日报》的报道获得了巨大的推动。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刚到虹储小区当居委会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社区里最小、最细枝末节的事情。当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象是,马路坑坑洼洼,绿化稀稀拉拉。所以我想出一个办法,让居民领养古树种在小区,而且要党员居民先带头。没多久,小区里就种满了桂花树、橘子树,环境立马改善。

我们虹储小区最早没有公用电话,1000多户居民打电话都要到隔壁小区。我想这样不行,居民实在太不方便,但装电话也不是件易事。怎么办?我就每天往电话局跑,终于用自己的坚持不懈感动了对方,小区有了第一台公用电话。这期间,我们居委会还想办法在小区门口开了理发店、托儿所、食品店,这样居民不仅能在家门口接送小孩,还能顺便买个小菜。再后来,小区自行车越来越多,我又带着居委会干部给大家造新车棚……

 

朱国萍与社区居民交谈(长宁区供图)。

这一件件事,我做的时候都没有想太多。既然我到居委会书记这个岗位,就一定要解决居民最迫切、最实际的困难,让大家的生活变得舒心。我刚开始做社区“当家人”的时候,正好赶上“单位人”变“社会人”,大批下岗人员回归社区。我当时就想,如果老百姓的“饭碗”都没了,小家不立,谁还有心思搞社区这个“大家”的建设?所以我想出一个口号,为下岗居民找工作:不挑不拣一个礼拜上岗,挑挑拣拣两个礼拜上岗。这样只过了短短几年,光我们虹储小区就解决了258位居民的再就业。居民区党总支真正成为居民坚实的依靠。

有了这些积淀,我被授予1996年度上海实事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称号,也是那年上海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居委干部。大家一下子知道了我,《解放日报》也在头版进行了报道,开启了之后持续20多年对我工作的关注。

世纪交替之际,我在虹储小区开创性地设立了名为“时间储蓄银行”的公益项目:你为其他居民提供自己的服务技能,服务的时间储存起来,下次其他居民也能用他们的本领服务你——大家相互帮助,社区凝聚力就一点一点累积起来。

1999年5月24日,《解放日报》对“时间储蓄银行”作了详细报道。当时“银行”的“开张”还不到一年,但记者敏锐地观察到,小区里主动“存时间”的居民很多,来“支取服务”的居民倒还一个都没有。其实居民的想法同我一样,做志愿者并不是图回报。不过,就是这篇报道让虹储的居民发现,原来社区里的“小事”也能得到党报这么细致的关注。

此后,解放日报连续几年报道“时间储蓄银行”的进展,有时候我太忙来不及看报纸,居民会主动告诉我:“书记书记,我们又上解放日报啦!”很多居民家里都保留着剪报本,上面贴的都是解放日报有关我们虹储的报道;还有小区里的老干部自己花钱复印报纸,发给党员居民反复看、反复学习。有人问我们的居民,怎么解放日报经常有你们的消息呀?大家的回答都很有底气:我们小区环境好,凝聚力强,党报的认可我们确实担得住。

“时间储蓄银行”今天仍在虹储小区运转,一代代居民加入“储蓄”行列,现在80后、90后变成了“储户”的主力军。我一直觉得,正是有了解放日报的关注、报道,让居委会和居民都有源源不断的信心,坚持20年做好这一件事。其实,媒体报道鼓励的不是我一个,而是一群人,也为我们虹储人建立起了自豪感和责任感。

2015年底,我作为基层代表之一参与了上海举行的“十三五”规划大讨论。会上我建议,应该更加尊重基层劳动者,如为环卫工人建设爱心小屋,这条建议最终有幸赶上了《上海“十三五”规划(草案)》的“末班车”。大讨论结束1个月后,解放日报于2016年1月28日在头版,以“‘小建议’写进了‘大规划’草案”为题进行了报道,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基层代表的心声。

我已经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细细想来,我这一生的成就和收获,解放日报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每一次报纸刊登有关我的报道,都是表扬和鼓励,但我深知这更是对我的鞭策。与其说报道的是我个人,不如说是对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认可,因为每一次“表扬”的背后,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2019年全国两会,朱国萍在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 本报记者张驰 摄 )。

有一点必须要说——我从《解放日报》记者的身上也学到很多。他们作风严谨,报道从不夸张,每一篇报道都脚踏实地采访,老百姓读后总能学到新东西。这是群众信得过《解放日报》的原因。

今年上海《解放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党报越办越好,把我们党的事业宣传到每家每户,宣传到每个老百姓心坎上。因为我认为,党报报道就是我们老百姓正能量的来源,是指导我们基层工作的“定海神针”。

(本报记者 舒抒 整理)

上一篇:全球福利最好的十大国家排行榜!这样的福利真的让人很羡慕
下一篇:朱国萍:每一次“表扬”背后|我和《解放日报》征文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