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从问题感知走向政策研究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的升级与定位

“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这是极具有感召色彩的口号,它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发挥情感卷入的作用,在我国各级政府那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帮助我国成功实现“穷国办大教育”的壮举。然而,从政策研究的意义上讲,立足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抽出简单的问题,设置明确的政策目标,不过是“社会科学中的幼稚经验主义”,对于义务教育这种同质性和共识程度高的政策是适用的,但对于学前教育这样的异质性较高、政策目标多元的体系来说,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都会影响政策的适切性。

改革开放40年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被动“卷入”改革,到主动“设计”发展的道路。国有企业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改变了学前教育存量结构,学前教育事业“被迫”适应支持体系变革的需要,民办学前教育占据半壁江山;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将购买服务的概念引入我们的生活,“入园难、入园贵”的现实将发展学前教育摆到公共政策的优先位置上。于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当学前教育可以主动“设计”事业发展战略的时候,如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提高政策的适切性和前瞻性呢?学前教育虽然规模较小、教育内容简单,却有着最复杂的公共政策。适应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学前教育怎样为不同群体服务?一些关键的政策问题,考验着我们的政策水平,逼迫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升级”。

 

▌问题一

当前,“入园难”主要表现为入公办园难,那么,适应社会需求,是不是就是大力兴办公办园?经验主义的反应是这样的,但是,政策分析需要回答,公办园在社会需求中的优势地位是怎样形成的?公办园在提供服务方面是否更有效率?在一个拥有多类型供给体系的市场中,财政中性作为一个更上位的制度是否清晰,并得到落实?

▌问题二

民办园存在“逐利”现象,这是资本的本性决定的。那么,对于这种“本质”不好的教育机构,我们是否就应该逐步压缩它?直接的反应也是如此,并且能够获得很多人的赞同。但是,政策分析却要思考,一个机构的行为特征是由它所处的制度环境造成的,民办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有它的逐利性的缘故,但是,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合适的制度环境,能够让民办园的效率发挥出来,并且让它的灵活性为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满足?

▌问题三

学前教育类型多样,行政管理人员偏少,导致质量监管困难。那么,直接的反应是增加行政管理岗位,设置学前教育的专门管理部门。这无疑是有道理的,学前教育没有专门管理部门经常导致无人牵头相关质量监管工作。但是,增加多少人能够监管到分布在城市边边角角的幼儿园呢?能够发现多少问题呢?政策分析需要回答的,远不止监管部门,而是监管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监管部门只是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如果治理信息能够有系统化的搜集和处理方式,辅以人员的现场走访和巡视,那么,是不是学前教育质量监管需要的是质量监管的信息化问题,而不是管理人员的问题呢?至少,前者的优先顺序要大于后者。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策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借助政策分析框架,去深入剖析运行机制和关联因素,政策研究的升级迫在眉睫。

本文选自21世纪教育研究院出品的《教育政策观察》

 

作者:曾晓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上一篇:教育部:各省应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
下一篇:幼儿园分布不均,学前教育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