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要学统计?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根据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岁~6岁,也就是大班阶段的小朋友,在数学认知上的学习目标之一,是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统计呢?对他的未来发展和学习有什么影响呢?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发出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这句占据开篇之首。
  学前教育被放到了这么重要的地位,可不能再把幼儿园当成个随便对付或仅仅是托管孩子的地方了。
  在日前举行的广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学前教育研讨活动上,学前教育专家指出,21世纪以来,教育越来越强调要培养会解决问题、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主张学龄前阶段的孩子通过游戏化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要培养会解决问题
  终身学习的人
  “21世纪以来,整个教育越来越强调要培养会解决问题的人才,具有学习自主性、学习信念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博士生导师郭力平教授在研讨中指出,如今年代对学习的需求变了。他举例:大卖场搞优惠,今天和支付宝合作,明天和其他支付渠道合作,即使是老人家,为了享受到优惠,也有了学习的需求和动力,“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知识爆炸是几何级增长。孩子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在今天是没有确定性的;今天所学的具体知识并不能确定对将来有用。”
  幼儿教育阶段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要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该怎么理解呢?郭力平用教学案例来诠释。
  案例1:
  郭力平介绍,在幼儿园里,通常会借助从生活中观察到的线索,比较常用的,就是让小朋友们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如阴雨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隔一段时间之后汇总结果做记录表和统计图,从而让孩子看到天气变化的特点,同时也学会绘制、读懂简单的统计图。
  郭力平表示,据他了解,不少幼儿园都是让小朋友用折线图记录气温变化:横坐标为日期,纵坐标为温度,小朋友绘制有困难的,加上辅助线帮忙。这样绘制出来的统计图像模像样,“不过,会做这个表,对孩子来说有多大意义呢?”
  案例2:
  另外一个教统计的学前教育案例,是郭力平曾经遇到的。
  他曾经到一所小学学前班听过数学课,“老师让班上10多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每一位小朋友想一个问题,去向其他小朋友了解情况。”
  老师把小朋友们的问题一一记录,又问:“你们去问其他小朋友们这些问题,要不要一些工具记录?”在小朋友们的回答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纸、笔、橡皮擦、带夹写字板,接下来就是小朋友们互相询问、记录的时间。
  郭力平说,尽管小朋友们记录的东西大多是旁人看不懂的,20分钟后,老师开始组织小朋友们分享信息。“这个时候,小朋友们更多的是困惑:‘老师,我记不得问过谁了。'‘老师,小朋友们给我的回答各种各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记。'”
  这个时候,有小朋友发现:“为什么我的问题答案这么好记呢?”原来,好记的答案回答的都是诸如“早上吃过鸡蛋没有”的问题,答案只有“有”“没有”两种。而类似“你周末想去哪里玩”的开放性问题,答案就不好记录了。
  别的小朋友便想:“我们能不能也把问题变成‘Yesorno'的问题呢?”关于不记得问过谁的问题,也有小朋友提出解决方案:“请老师帮忙把小朋友们的名字写在贴纸上,给我们每人一张,问过的人我们就在名字上打个叉。”
  这节课到此就结束了。一个多星期后郭力平再到这个班上,墙上已经贴好了小朋友们收集数据的统计图。“即便是这些图,也不是老师直接教的。老师并不是直接教统计,但她心目中一直有教统计的概念。”
  专家:学前阶段要在
  游戏中吸收“大知识”
  郭力平点评,第一个案例,尽管孩子做出了好看的统计图,但是总的来说,教学中还是有些“舍不下结果”,似乎没有结果就没有成就感。他表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很可能要放弃一些原本想要的结果,“但是没有结果,孩子们有没有成就感?这就是从什么角度看待教育。在后一个案例中,孩子们在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也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这就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将来,孩子还要面临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孩子这样一种自信:我会去解决、能去解决问题。”
  尽管学龄前的孩子年龄小,还处于“终身学习”的开端阶段,但郭力平指出,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阶段。他指出,在学龄前的阶段里,更重要的学习是“大知识”的获得,而学龄期学习注重“小知识”:“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是默存的知识、积淀的经验,其中包括语言底层结构以及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心理世界基本法则,“这些最核心的知识是对人未来的发展起作用的。这些只是大多在学龄前获得,而且不是通过刻意教授来获得”;“小知识”主要是通过教与学传递的文本知识,更多的是显性的学习,是进一步探索世界的基础。
  “学前期是‘大知识'学习的主要时期,学龄阶段是‘小知识'学习的主要时期。在学龄期的最初‘大知识'的积淀,是一个人最后能成为一个‘智慧的人'非常重要的基础。”郭力平表示,学前教育要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就不要过于注重结果,“自由游戏、探索、与真实世界的互动是‘大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融入,让孩子海绵式浸润地吸收的‘大知识',是难以被学龄期学科知识替代的知识点。”
 
图源网络
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学前教育立法在即,转机要来了?
下一篇:年轻家庭消费力爆发,未来早幼教行业增长引擎在哪里?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